B08:书评周刊·短书评/书情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08:书评周刊·短书评/书情
上一篇

《开拓者》:海外汉学家们构筑的历史学版图

2015年09月26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开拓者》
作者:王希 卢汉超 姚平
版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5年2月

  某种意义上,《开拓者》可以被看作是《在美国发现历史》的姊妹篇,这两本书同样是基于《中国历史评论》这一立足于北美历史学界、面向中国学界的学术刊物而生发,编著者(同时也是学刊的中坚力量)王希、姚平等也都是美国史学界华人学者里的佼佼者,两本书也都由历史学家的生命经验和学术生涯出发,希望藉此能够探询他们个体背后的历史学版图。

  而不同之处在于,《在美国发现历史》关注的主要是上世纪80、90年代前后第一批留美学者,内容也主要以他们的回忆文章为主,更加注重私人化的回忆和感受。而《开拓者》的主体则是以外国汉学家为主,其内容以访谈的形式出现,提问者多是被访者的门生故旧、学界同仁,所以讨论的话题也更为专业,有时提问者反而说得更多,所以看似是一本访谈录,但其中藏有大量的学术探讨。

  这本书访谈了十余位学者,其中多为在海外中国学界具影响力的成名大家,如艾尔曼、伊佩霞、史景迁、包弼德等,其后也有少数中国学者(如资中筠、金冲及等)。中国学界经常对海外汉学采取两种颇为极端的态度,一是极度鄙夷西方的理论框架,简单地认为西方汉学无法走出欧洲中心主义和一味追求理论的窠臼,尤其喜欢针对西方学者的软肋(比如对古典汉语和典章制度的错误理解)大肆抨击,攻击一点,不及其余;二是过分迷恋西方理论,将种种道听途说来的名词概念加以发挥,然后将相对应的史实材料有选择性地套入理论模型之中。

  而《开拓者》一书则对这两大取向都做出了自己的校正。比如艾尔曼一章,这位精熟于晚期帝制时代江南地区文化思想史的学术大家反复强调了地方史的重要性,同时也批判了诸如用“资本主义萌芽”来回应所有明清之际社会变革的那种大而化之的外部诠释。难能可贵的是,艾尔曼也并未流于对各种理论思潮简单批判后的廉价同情,他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各国之前的学术传统和理论风尚是如何在极大程度上影响甚或扭曲了史学家对于学术问题的看法。从这个意义上,书中绝大部分学者不仅跳出了那种简单显性的欧洲中心主义,而且他们也没有停留在对中国居高临下的理解之同情上,他们更进一步希望从区域内部和世界史、专题史的角度上,去更为全面和精微地理解中国。

  但《开拓者》也存在一些明显的缺点。首先就是定位不清,一本融汇了众多受访者的合集,需要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宗旨,书中,除了受访者都是历史学家之外,缺乏一条更具导向性的主线将他们串联在一起,使得本书的定位和探讨的议题显得混乱无序。

  其二,《开拓者》的访谈内容重心过于侧重在学者本人的论著。就学者访谈录这种题材而言,作为读者更为感兴趣的或许是很多论文与专著之外所看不到的东西,毕竟,如果我们想要了解学者本人的观点和认识,我们大体可以直接去阅读他们的论文、著作,尤其是受访者中大部分人的著作已经都有了中文版。而那些不会出现在学术著作中的、在研究过程中的心路历程,以及隐藏在论著背后的看不见的学术规范、缄默的思维方式,乃至于曲折的研究过程,才是这类访谈录中最为人称道的,如果再能掺杂一些学者的私人经验和对前辈师长、同侪学人甚至整个学科领域的分析品评的话,那就更加精彩酣畅了,杰拉尔多·蒙克和理查德·斯奈德主编的《比较政治学里的激情、技艺与方法》就是这类学者访谈录中的代表作。

  当然无可否认,《开拓者》为我们提供了一条理解这些一流学者学术观点和思路的捷径,尤其是问答体这种高效直接的讨论形式,以及被访者们所触碰的那些还未有定论但却非常重要的学术命题,使得本书成为我们了解近二十年来中国与海外学者的学术旨趣和思考变迁的重要参考。而对于那些步入硕博阶段的学子来说,本书所提供的视角与立场,也能有效地让他们摒弃对海外中国学的狭隘偏见和盲目崇拜,以更为公允和开放的态度去接纳西方对于中国的问题意识。

  □书评人 伯樵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