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晓东谈“理想音乐节”
| ||
|
解晓东
●歌星
●城市理想集团董事长
●理想音乐节发起人
●中国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中国青年先锋文化发展专项基金发起人
无垃圾音乐节,我们做到了
新京报:咱们先谈谈“理想音乐节”吧。
解晓东:理想音乐节是一个很年轻的品牌,但同时我们也拥有立志专业系统化的运作团队。这不是一时兴起的玩票,是我们发自于内心对音乐现场的追求。品牌形成于2014年,首站是在著名的中国乐谷。在今年五一创造了3天15万人次的火爆场面。无论是乐队组合,舞台搭建,还是场地的选择,都体现了我们音乐节的定位:绿色环保,青山绿草绵延群抱的音乐之谷。尤其是音乐节中,扶持发掘青年音乐人才以“青年先锋文化基金”名义打造推出的青年先锋舞台,更是着重于培养未来音乐人才而搭建的特色平台,更是凸显了理想音乐节追求完美理想的意义。我们希望能给这个市场带来新意,在创新舞台形式的同时,给市场的未来提供新鲜的血液。
新京报:为什么发起这个项目?
解晓东:理想化的音乐现场体验对大多数人而言都是充满诱惑力的。而对于一个主流音乐市场成长起来的我来讲,音乐节形式不仅充满诱惑,甚至是我的理想,不仅是现场的氛围,更主要的是现场让你感受到了自由的气息,不论是台上还是台下。首先观众是融入的,马拉松式的全天候表演,嘉年华似的大场地,以及多舞台组合模式,让观众在大自然中,体验音乐的盛宴。相信这种体验,是所有热爱音乐的人的共同渴望。
新京报:户外音乐节已经很多,也暴露了一些问题,比如交通、接待设施、环保等,理想音乐节如何避免这些问题?
解晓东:五一期间,我们理想音乐节做到了:零投诉。无论是交通、接待、卫生,以及环保,我们都投入了极大的人力物力,被誉为“无垃圾音乐节”。虽然这相当不容易,但我们的确做到了,理想音乐节是一个绿色环保的音乐节。
新京报:理想音乐节与网络的结合,线上付费收看互动等,有什么与其他音乐节不同的体验和收获。
解晓东:互联网+肯定是未来市场发展的大趋势,跨界合作是潮流所趋,我们为观众提供了更多的观演模式选择。我们既提供了现场面对面的体验,也让更多未能到场的乐迷们,身如其境,感受现场的音乐氛围。这种颠覆性的创新,是理想音乐节为更多喜欢音乐的朋友们,提供更人性化的选择。
音乐文化+旅游元素+商务品牌
新京报:理想音乐节中有很强烈的旅游元素,你认为品牌文化活动对于举办地发展旅游的影响是怎样的?
解晓东:大型户外特色的音乐节模式,势必与旅游密不可分,乐迷的到来,会吸引更多的品牌商家入驻,而举办地的知名度也随之提高。音乐文化+旅游元素+商务品牌,这种良性结合,会更促进举办地的发展和进步。
新京报:你的个人经历是不是也充满了与“旅行”的缘分?
解晓东:和很多人一样,从小立志周游世界,长大了才发现,世界确实太美,但丈量世界的脚步常常因为现实,而总是想得多,但实现的少…但是,这并不能阻止我去想,甚至让我想到了我们的理想音乐节。带着乐迷,周游世界,上演一场场梦幻之旅。
新京报:为什么想到将公益性带进理想音乐节?
解晓东:如果没有青年先锋这个公益主题,几乎就没有理想音乐节的产生吧,围绕音乐发展的服务是我很多年都在思考的主题。我认为具有影响力、生命力的音乐项目,都应该带有公益性色彩。人才推动行业的发展,而我们青年先锋舞台,就是为未来音乐行业的创作型人才提供平台,展现自我。
新京报:理想音乐节未来的发展计划是什么?
解晓东:我们的团队是充满理想的团队,在和互联网跨界合作的同时,给我们的乐迷带来更多更好的创新式体验。在我们的舞台上,给未来的音乐行业,输送更多有潜力的“青年先锋”音乐人。我们希望能够集结更多的音乐人和音乐爱好者,追逐理想,实现理想。
新京报:从顶级明星,转型到商界,担任社会职务,倡导公益,这些不同角色下,应该也有很多感悟。
解晓东:感悟话题太大。倒是始终觉得自己还有很多来不及做到的事情。转型的过程更是充满忐忑。相对于商界、社会,可能音乐本身要单纯得多。但音乐需要商业的推动,社会的扶持,无论在任何一个角色下,我都尽我所能,实现我的理想。
采写/新京报记者 王荟
■ 链接
“Dream Sonic理想音乐节”是城市理想2015年打造的自主品牌音乐节,旨在用音乐节的形式倡导环保、健康的生活理念,引导人群告别雾霾,走入绿野感受自然。不同于其他的音乐节,理想音乐节与线上网络平台合作,结合线下落地城市,实现国内首个音乐旅行产品的O2O运营模式。
2015优酷·土豆 理想音乐节将于10月1日-3日在北京平谷渔阳国际滑雪场举办。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