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风生
少年儿童求知欲和好奇心最强,这一时期的阅读量和阅读视野,影响价值观的形成。没有好东西充填,邪恶的种子就可能乘虚而入。
虽然对校园极端事件有过一些估计,但看了新华社独家专访《湖南邵东杀师案嫌犯:我从没把他的命放在心上》,仍然非常震惊。
同样在邵东,两个月前有小学女教师被三名未成年学生杀害,当地警方在审讯三嫌犯时,他们冷静得“像什么事情都没发生过一样”,也曾令当地警方大为惊讶。这次报道的龙某杀师案细节更是骇人听闻:龙某杀师后,表示不后悔,他说“我从来没把他的命放在心上”,“看到他倒下时痛苦的眼神,我就不自觉地想笑”。若不是他的精神出了问题,一个学生杀害了教师却感到无所谓,这得多冷血!
龙某的反社会人格怎样形成的?贫穷不是理由,亲情缺失也不是理由。报道突出了他的“看小说”,但是,能把他的暴行归咎于“看小说”吗?
中小学学生应当多读文学作品,在阅读中感悟思考,获得教养。但我觉得,龙某的“阅读”没有给他的精神带来滋养,反而助长了他的暴虐——不是他读多了,是他读错了!龙某在阅读中,感兴趣的人物是“腹黑的、智商高的、感情淡漠的反派角色”,“喜欢的反派死了,我就换一本”。这样的审美趣味是怎样形成的?和当今社会文化有没有什么关联……这真值得我们反思。
事实上,学生的审美趣味和教育相关,和环境相关。目前,家庭学校在关注什么?“父母问得最多的是成绩”,而学校关注的是他“月考交白卷”(请注意“月考”这个词)。在这种教育状态,容易忽略学生的人格养成,而缺乏指导、品位低下的“阅读”,也会让龙某丧失人格与判断力。龙某杀师是极端个案,未必有典型性,即使在应试教育困境中,绝大部分学生仍然能守住道德底线。不过,比之龙某的极端杀人,更多人可能表现为冷漠无情,这也足以令人担忧。
人的高贵源自教养,教养来自“精神底子”,少年儿童求知欲和好奇心最强,这一时期的阅读量和阅读视野,影响价值观的形成。没有好东西充填,邪恶的种子就可能乘虚而入。人在成长期开始有人格追求,往往精神饥渴,需要大量地阅读人文学科知识,需要优秀文化熏陶,而目前的应试教育,能担负得起这样的重任吗?
□吴非(教师)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