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5:新食品周刊·生鲜电商研讨会之高端访谈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15:新食品周刊·生鲜电商研讨会之高端访谈
上一篇

一米鲜:“轻仓”模式破局生鲜电商困境

一米鲜创始人焦岳表示“以销定采”压缩成本,通过社交网络真正了解用户需求

2016年01月26日 星期二 新京报
分享:
一米鲜创始人焦岳是85后创业者。

  当大多生鲜电商为投资冷链面对“烧钱”压力时,“一米鲜”CEO焦岳颠覆性地提出不同意见:专注于水果这个类目,采用“以销定采”的“轻仓”模式,在提高果品流转效率,降低在仓周期的同时提高了果品的质量。这一模式对传统的果品流通进行了彻底改造,并建立一套成熟的品质控制和供应链体系。

  1月12日,焦岳在位于北京朝阳区的一米鲜公司总部接受了新京报记者采访,讲述一米鲜的颠覆性“供应链模式”。

  颠覆性创新 “以销定采”压缩冷链成本

  新京报:冷链投资已被公认为生鲜电商必经的烧钱阶段,你怎么看?

  焦岳:不同于其他电商平台,一米鲜最独特经营模式是“以销定采”,即根据消费者的订单去采购水果。晚上采购,第二天即送到消费者手里,这样既能保证水果新鲜,又能减少库存、库损,降低成本。如此高周转率,对冷链的要求并不高。

  我们坚持一个颠覆性的理念,即冷链的投资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否则它会烧死很多的创业公司。成本和效率之间要寻找平衡,不能一味地提高效率而将成本提太高。并不是所有的生鲜品类都需要用冷冻车。而要根据具体品类的需求选择物流方式,而非为了冷链而冷链。

  生鲜电商标准化 推动上游生产标准化

  新京报:如果产品没标准,重复购买率低,生鲜电商恐难以为继。一米鲜是如何推动生鲜标准化的?

  焦岳:生鲜产品的标准化涉及从产地到销售终端的每一个环节。一米鲜通过向产地输出自己的品质标准,推动上游生产的标准化。我们对于水果的直径大小、单个重量、甜度等都做了统一的采购要求,生产者按照我们的品规要求进行生产,提供货源。随着销售终端潜移默化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供货商也意识到标准化与品牌的价值,不再是过去的“种多少卖多少”,开始思考同一片土地,如何收获最大的经济效益。除向上游输出品规和标准外,我们还会对所销售的产品进行定级,清晰地告诉消费者,我们销售的究竟是怎样的产品,强化消费者的标准意识。

  提升消费体验 “全民客服”及时解决问题

  新京报:相比线下超市和菜市场,消费者对生鲜电商有着更高的消费预期。为改善消费体验,一米鲜做出了哪些努力?

  焦岳:每到新品上市前,我们会做很多工作,通过标准化和预期管理,告诉消费者将购买的是怎样的产品。另外,我们严格管理和考核供应链,减少商品问题。目前一米鲜的客户投诉率约为千分之五,千分之二为果品质量问题,千分之三为物流问题。对待消费者投诉,客服系统很重要。建立了快速处理问题的机制,消费者可通过微信、电话、微博多种渠道快速反映问题。在工作时间,我们通常能在消费者投诉1小时内完成“收集投诉——处理问题——反馈回消费者”的全过程。除由95后年轻人组成的70人客服团队外,公司采取“全民客服”的策略,即包括我在内的公司所有人都参与客服,通过社交网络与消费者“泡”在一起,真正了解用户需求。

  新京报记者 王叔坤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