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6:新食品周刊·生鲜电商研讨会之高端访谈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16:新食品周刊·生鲜电商研讨会之高端访谈
下一篇

壹家壹站:带着独特保鲜技术寻觅优质海鲜

壹家壹站创始人金锋表示5年要发展100万会员,希望把产品品质做得更极致

2016年01月26日 星期二 新京报
分享:
壹家壹站创始人金锋。

  在踏入生鲜领域之前,壹家壹站创始人、董事长金锋在国内多家知名媒体有过十余年的从业经历。因为关注女儿的饮食安全,让他对生鲜食材产生了兴趣。

  2015年2月,金锋将创业目标锁定在食材O2O方向,恰逢北大青鸟刚刚获得一项“超鲜速冻”专利保鲜技术,计划深耕农产品产业链,于是壹家壹站成为了国内极少数依托保鲜技术特长而主营进口海鲜、肉类等品类的电商。

  金锋说,“壹家壹站是以产品为核心的互联网公司,很多产品是独一无二的。”尽管起步较晚,但金锋始终保持着不急不躁的个性,他有做到100万会员的雄心,还希望“把产品品质做得更极致”。

  谈创业 用技术特长让海鲜与众不同

  新京报:创业之初,为何将目标锁定在了进口海鲜领域?

  金锋:我最早是想做食材O2O,在试吃了北大青鸟保鲜技术的产品后,感觉非常好,后来就确定以进口海鲜为主。深海捕捞的食材能体现这项技术优势,可最大程度上保留食材的新鲜与营养,产品本身也可以做到与别的平台差异化。

  新京报:有了技术投入,壹家壹站在价格方面是否有竞争力?

  金锋:有保鲜技术的投入,价格肯定稍高,但目前许多生鲜电商都是赔本赚吆喝,这种模式是做不长的。生鲜与其他产品不同,消费者对生鲜品牌的依赖程度更高,国内食材没有品牌,一味去做低价产品,没办法保持品质。

  新京报:你的目标群体是?

  金锋:我们是会员制,希望服务于一些确实对品质、对食品安全特别在意的群体。我们计算了一下,比如一个家庭每个月食用1-2次海鲜、5-6次牛肉或猪肉,在我们平台也就消费400元左右,不会对他的消费支出造成多大影响。

  新京报:目前壹家壹站供应链是怎样的?

  金锋:我们的SKU总数不会超过300个,这也是我们的一贯定位。我们的产品到哪儿,生产线就布局到哪儿。2015年我们有5-6条生产线,主要分布在马来西亚和印尼,一是距离较近,二是价格相对来说比较便宜。国内的仓储和物流环节,基本上是委托别人做的,不是不想做,而是暂时没有那么多资金。如果做得没别人专业,还不如用别人的,所以我们用的是顺丰的冷链。

  谈融资 资本很重要但不能盲目烧钱

  新京报:在实际运作中,感觉最难的是什么?

  金锋:目前最难的是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推广方式。我们5000个会员都是靠地推,这种方式非常慢。我们有好产品,但没有特别好的方法去让消费者知道,也没有找到特别好的方法去告诉消费者我们的产品不一样。钱多速度会快些,钱少速度会慢些。

  新京报:跟投资人接触过吗?

  金锋:我们希望找到对健康食品领域特别感兴趣的资本,谈过很多,但目前还没有谈成。主要原因是和我们目标不一致,会改变我们的方向,比如投资人会要求我们尽快用低价倾销的方式吸引客户,但我们不想去做,用烧钱去补贴用户,这种方式不长久。

  新京报:为什么这样说?

  金锋:有资本挺你是最好的,但自己的模式也很重要,每笔交易有利润,才能持续下去。一味拼命扩大平台,扩大SKU,扩大订单,没有利润,靠贴钱往里做,什么时候是个头?很可能做得越大死得越快。

  新京报:你觉得未来生鲜电商的决胜优势是什么?

  金锋:同等条件下,如果两家都有钱,肯定是品质决定胜负。但很多情况是,很多好的平台半途夭折,就是因为没有钱,所以资本也是很重要的。

  新京报:未来有什么目标?

  金锋:我们有一个5年计划,2016-2020年要做到100万会员,会员在平台年人均消费1万元。而2016年主要在供应链前段布局,扩大到20条生产线。此外还会丰富其他产品,丹麦猪肉和澳大利亚牛肉是重点,我希望把产品品质做得更极致。

  新京报记者/郭铁 实习生 李婷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