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2:社论·来信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02:社论·来信
上一篇  下一篇

“封闭”的救助站难以杜绝丑闻

2016年02月05日 星期五 新京报
分享:

  ■ 观察家

  充足的钱与详细的规定都挡不住救助站“丑闻”的爆发,那原因就只能是,缺乏透明的监督,因为这是一个鲜有人过问的封闭地带。

  近日,网络上传播的一则关于深圳市救助站工作人员殴打流浪儿童的视频引起公众关注。3日,深圳市救助站就此事回应道,经调查视频属实,涉事殴打儿童的护工已作除名处理。深圳市救助站方面表示会诚恳地接受网友批评,就此事将进行内部检讨,深刻反省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殴打者被除名,单从个案而言,这个结果,算勉强给了公众一个交代;但是,如果联想到诸如河南南阳少年饿死救助站这样的丑闻,就让人难言满意了。为什么救助站总离不开殴打、死亡这些谁也不愿看到的景象呢?为什么理应体现良善与温暖的救助站,总是惯于爆出这样那样的丑闻呢?

  有人说,还是因为惩处不够,所以才一犯再犯。这只是说对了部分原因,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社会对救助站缺少关注。或者说,救助站是个相对封闭的圈子,里面的人鲜有出来的,外面的人鲜有进去了解的,所以,才使其有了“我行我素”的资本。

  我们总喜欢说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其实,对于封闭的救助站中的被救助者来说,工作人员掌握的何尝不是绝对的权力呢?而被救助者,他们缺乏投诉的渠道,没有对衣食住行“挑三拣四”的权利;更重要的是,他们压根就意识不到自己拥有什么样的权利。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呆在救助站里的人,以老弱病残者居多,他们因为各种原因流浪在外,既然远离家人、远离故土,那一定会饱尝人间冷暖。当一个流浪者身处社会最底层的时候,还能想到要去维护自己的利益,还能想到去投诉?仔细回想一下有关救助站的悲剧就会发现,几乎没有一起闯入公众视线的恶性事件,是被救助者自己捅出来的,基本都是旁观者或家人因为各种原因偶然揭出的。

  做个不恰当的比较,深圳救助站工作人员殴打流浪儿童的事情,其实和学校里的老师殴打学生的事情,本质上并无太大不同;但谁都知道,以当下的社会氛围,老师殴打学生的“风险”,要远远大于救助站工作人员殴打流浪儿童,因为学生有主张权利的意识和途径,主管部门和家长也一直紧盯着,救助站则少有人过问。

  既然是封闭的空间,那么身处其中的人,不受约束地做事,就只能是一种必然。比如,去年西安长安区老人死亡事件,明明老人就在救助站里,但家属找来的时候,救助站工作人员却看着照片笃定地告诉家属没见过,假如平日里无数双眼睛盯着,悲剧又何至于发生呢?

  我始终觉得,现今这个状况中,政府关于救助站的财政投入,其实是不少的;日常操作规范,如何接收人员,如何配合寻找家人,也都有详细的规定,然而,充足的钱与详细的规定都挡不住“丑闻”的爆发,那原因就只能是,因为缺乏透明的监督,因为这是一个鲜有人过问的封闭地带,所以才有人敢于藐视一切规则,进而胡来乱来。

  救助站要减少丑闻,其实并不在于撤掉几个站长,开除几个临时工,如果不能打破这种封闭的生态,再多的规定、再严厉的追责,其实都抵挡不住丑闻的频频爆发。所以,只有阳光照耀进来,加强公开与监督,相关部门对属于“底层人”的空间投射足够的关注,才真的有可能彻底杜绝丑闻。

  □曹旭刚(媒体人)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