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2:社论·来论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02:社论·来论
上一篇  下一篇

不放烟花爆竹,如何从中小学生抓起

2016年02月08日 星期一 新京报
分享:

  ■ 观察家

  抓孩子的环保教育,在当下应该抓父母,抓每一个成人公民的环保教育,要让父母和每个成人公民,意识到环保的重要,并在日常生活中,给孩子良好的示范。

  “少放一挂鞭,空气更新鲜。”2016年春节前夕,安徽省教育厅曾向全省中小学生发出一份倡议,呼吁广大中小学生网上签订《春节期间不燃放烟花爆竹的安全公约》,过一个安全、绿色、文明、快乐的寒假。

  去年8月,我国教育部颁布了新修订的《中小学生守则》,首次在《守则》中,要求中小学生要“低碳环保生活”。这传递出十分明确的信息,要从小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而倡议中小学生在春节期间不燃放烟花爆竹,并劝阻家庭成员、亲朋好友随意燃放,就是在进行环保教育。但要起到效果,还需家长及成人世界的积极配合与示范。

  众所周知,虽然燃放烟花爆竹,既有诸多安全隐患,又制造污染,可每到春节,还是有不少人放鞭炮。在燃放烟花爆竹的人群中,中小学生要占很大一部分,每年春节,都会出现中小学生燃放烟花爆竹引发的伤亡事故。而孩子们喜欢燃放烟花爆竹,又和他们的成长环境有关。

  通过对中小学生的教育,减少烟花爆竹燃放,同时“倒逼”家长改变生活方式,能起到多大的作用,取决于两方面:一是学校教育能到位地向学生全面、科学地讲解燃放烟花爆竹对空气的影响,存在的危害,而不只是说教。但遗憾的是,目前的学校教育说教太多,学生们只习得一些概念,而没有形成相应的意识。

  另外,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如何形成合力,假如一些家庭对孩子的劝阻,并不接受,这反过来会令学校教育大打折扣。比如,在家人或者亲朋好友燃放烟花爆竹时,孩子去劝阻,家长和亲朋好友斥责孩子是多管闲事,呆一边去,孩子会不会备受打击?对于学生的环保教育,说到底是生活教育,即来自生活的教育,如果现实生活中,违规燃放烟花爆竹屡禁不止,还有父母把这作为重要的年俗向孩子进行教育,那么,学生们是很难把不燃放烟花爆竹当一回事的。

  所以,不放或少放烟花爆竹,从“娃娃抓起”是有必要的,但这不能只给学生“提要求”,而必须给学生好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就学校教育而言,应该结合学校实际,开发有针对性的环保教育校本教材、课程,采取案例、情景教学法,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更需要在日常的学校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就家庭和社会教育而言,要意识到,抓孩子的环保教育,在当下应该抓父母,抓每一个成人公民的环保教育,要让父母和每个成人公民,意识到环保的重要,并在日常生活中,给孩子良好的示范。

  □熊丙奇(学者)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