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场观察
各国央行买黄金,是作为一种资产配置,而不是获得高额回报,作为普通投资者而言,其实有更好的投资选择,没有必要跟着央行步伐。
全球市场的风雨之中,黄金风景独好。
2016开年之后,黄金一路走高,2月金价涨幅几乎是过去四年最高水平。对比之下全球股市大跌,即使中国,近期中央银行的宽松,房地产的回暖,也使得曾经的买黄金抗通胀观点重新回来。
黄金题材炒作背后,各国“印钞者”是各类报告报道的主角。一方面各大央行大手笔宽松实验不减,主要央行逐渐青睐负利率,继欧洲央行之后,日本央行也加入负利率大军;另一方面,央行也成为黄金的追捧者,不乏大手笔购入黄金。根据世界黄金协会(WGC)年度报告,全球央行出于避险需求大举购入黄金,在2015年下半年加速购买黄金,仅2015年第四季度较上年同期增加了25%。全球央行持金量在2015年增加了588.4吨,增幅仅次于2013年的625.5吨,为第二高的水平。
黄金过去三年表现低迷,这一次反弹是否能够走出黄金牛市?跟着印钞者们买入黄金是否靠谱?目前看来,黄金价格可能还有上涨空间,但是追高未必是好主意。
首先,需求方面来看,黄金难以坚挺,中国和印度目前是最大黄金消费国。从中国而言,数据显示中国金币的需求在2015年第四季度同比上升25%,黄金珠宝的需求同比下降了3%,2015年黄金整体的需求保持在4212吨的水平。同时,根据中国央行2015年中数据,其黄金储备自2009年以来增长了57%至1658吨。中国的黄金购买量已经超过印度,无论中国央行还是中国买家,都已经成为黄金主要推动力。然而,随着中国经济放缓,中国消费者的需求增长难以维持强劲,过去的高增长其实也是在透支未来空间。
其次,印度是黄金第二大消费国,也是传统的黄金消费大国,但是随着黄金价格走高,印度政府不仅维持了10%的黄金进口关税,而且将对金饰销售征收消费税。对比中国人对于黄金的投资偏好,印度没那么强烈,印度买金特性之一就是不那么喜欢追高。
很多人看好黄金的逻辑之一也就是黄金可以对冲纸币贬值的诸多弊端,如果作为印钞者的中央银行都买金,那么普通消费者有什么理由不买呢?其实未必如此,黄金保值或者黄金抗通胀,其实是黄金过去作为数千年货币属性的一种后遗症或者红利,随着黄金最近几十年的去货币化,黄金价格与通货膨胀的相关性并不高。
更进一步,全球央行迈进负利率行列,但是并不意味着通胀的到来。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央行的主流是卖出黄金,买入黄金只是插曲;即使如此,央行买金在过去并没有对于黄金价格有显著推动,至少在短期之内没有。央行买黄金,是作为一种资产配置,而不是获得高额回报,作为普通投资者而言,其实有更好的投资选择,没有必要跟着央行步伐,毕竟央行的行为往往是长期行为,而普通投资者着眼于中短期。
黄金保值,同时并不生息,对于黄金的偏执,只是对于印钞的恐惧而已,黄金“死多头们”对黄金的偏好是惯性,也是一种狂热。虽然未来世界趋势还是宽松,但是主流将是通缩而不是通胀,那么黄金的投资价值也将随之下跌。
□费雪(财经专栏作家)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