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4:专栏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04:专栏
上一篇  下一篇

中国需要外商投资负面清单制度矩阵

2016年04月12日 星期二 新京报
分享:

  财经刘言

  面对外商投资的持续回落,中国需要加快构建基于负面清单的外商投资制度矩阵,增强外商在华投资的确定性预期。

  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3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17.57亿美元,同比下降6.1%,连续5个月呈负增长,一季度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294.8亿美元,同比下降2.8%;其中,欧盟27国对华实际投资金额14.14亿美元,同比下降31.2%,美国和日本对华投资在连续下降后,一季度同比分别增长10.1%和13.2%。

  外资对华投资的持续回落,正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当然,外资对华投资尽管总量下降,但在结构性上不乏亮点。如外资投资布局向高端制造转移,向新型服务业、总部性经济转移,如许多外资在华布局研发中心,正在助力中国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中国智造”转型,去年服务业吸纳外资为制造业的一倍。

  当前中国的外商投资制度,在行政治理上实行的是正面清单管理模式,且尚未走出通过优惠政策招商引资的传统思维,如许多领域外资还面临玻璃墙,国内的知识产权保护也亟待完善,各地对外商引资政策还主要集中在政策优惠上,而政策相对于法律缺乏稳定性。

  但制度变革知易行难,以探索负面清单(相当于投资领域的“黑名单”,列明了企业不能投资的领域和产业)管理的中美双边投资协议(BIT)谈判为例,美国贸易代表Michael Froman表示,美方未在中方设定的3月底最后期限前收到中国提交的修订后的新投资协议负面清单,这使历时五年多共24轮谈判的中美BIT谈判,面临新的不确定性。

  中美BIT谈判属于高规格、高标准的双边投资协议,其准备实施的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对外资来说是“法无禁止即可为”的制度安排,而对国内监管部门而言,属于“法无授权不可为”的制度安排,极大地压缩了监管部门的可自由裁量权,将外商投资拉上了合规监管的轨道,有助于为外资在华投资提供确定性的新制度预期。

  正因为此,双边谈判的难度较大,可归类为“好事多磨”的制度矩阵变迁。而若中美这种高标准的双边投资协议顺利达成一致,并逐渐完成对中国外商投资制度的矩阵变迁,无疑将极大地降低外商在华投资的成本,有助于充分利用中国多年来积累起来的高科技人才,实现外商资本与中国人才资本的有效融合,推动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因此,面对外商投资的持续回落,中国需要加快构建基于负面清单的外商投资制度矩阵,增强外商在华投资的确定性预期。

  当前随着人口老龄化,中国人口的数量比较优势丧失,中国制造成本正在提高,也会削弱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而长期以来中国居民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使中国在劳动力素质方面获得了极大的提高,人口的素质红利正在聚敛,成为中国的新竞争优势,因此引导外资对华投资领域的转向,就需要探寻以负面清单管理为主的投资制度矩阵,激活中国的人口素质潜力,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中国创造转型升级。

  □刘晓忠(财经专栏作家)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