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3:时事评论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03:时事评论
上一篇  下一篇

别让一些虚职惯坏了官员享受病

2016年04月13日 星期三 新京报
分享:

  来论

  一个县一年有10位局长、副局长提出改任主任科员、副主任科员等虚职岗位;发改局长、财政局长等实权人物也申请“实改虚”……近日有记者在多个县调研了解到,盼望从风险和压力大的实职改任清闲但待遇不少的虚职,已成为一些基层局长、副局长们的官场心态。

  辩证地看,“实改虚”现象的出现,不是一件坏事,这体现了干部队伍的“自我净化”。一些官员既然能力不强,作风不行,让其“靠边站”是对岗位的负责,也体现了“能上能下”。但作为一种动向的存在,这也揭示出一些官员在理想信念上还是缺钙,缺少敢于担当、为官有为的精神和作风,还需要从制度上加以防范。

  从岗位设置上讲,纵然存在实职和虚职,但无论是哪一种职务,都对应着一定的职责。服务民众不分实职虚职,即使身在虚职也有着一套严格的考核,也需要承担一定的职责。

  在一些地方出现相当数量的官员“实改虚”,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这些“虚职”真的“虚得很”。从媒体调查来看,这些“虚职”除了权力和责任区别,在其他方面“含金量”一点也不低。有些地方,“公务员工资阳光化以后,同级别和工龄的实职岗位和虚职岗位工资待遇相差不大,但是工作压力不可同日而语”,这显然需要引起重视。不必讳言,这是制度的问题,是岗位设置的问题。

  当然,有些官员因为身体健康、家庭境遇等特殊情况需要“实改虚”,无可厚非;但若是通过转岗的方式,到虚职上混日子,这显然说明现行岗位设置不合理,不少岗位还存在制度性的养闲人、养懒汉。对于这种虚职,应坚决厘清并取缔。

  □毛建国(媒体人)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