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4:专栏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04:专栏
上一篇  下一篇

南海仲裁应对意义胜于仲裁本身

2016年05月17日 星期二 新京报
分享:

  军事亮点

  见招拆招,采取积极措施应对南海仲裁,从而在法理和道义上占据制高点,显然比关注仲裁本身更重要。

  近日菲律宾总统当选人杜特尔表示,他要努力与中国维持友好关系,并坦承对两国就领土争议展开直接对话持开放态度。与此同时菲媒对阿基诺力推南海仲裁提出了尖锐批评。在沸沸扬扬了两年多的菲律宾南海仲裁案即将宣布所谓最后裁决之际,菲律宾当选总统和媒体发出不同声音,表明菲律宾已经开始反思南海仲裁案。

  种种迹象表明,菲律宾出于政治目的饰演的“独角戏”,很难得到一个他们希望的完美结局。作为自《联合国海洋公约》生效以来,第一例在一国已作出排除性声明的情况下,另一国针对该声明所涵盖的争端单方面启动强制仲裁程序的案件,无论最后裁决结果如何,都不会在南海掀起大的波澜。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已经从仲裁结果,转向了相关各方的具体应对举措。

  近年来中国采取了诸如加强岛礁建设、加大巡航力度等手段显示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和正当海洋权益的决心,部分非法侵占中国领土权益的国家开始如坐针毡。当前国际背景下,这些国家企图通过与域外大国结盟,搅浑南海局势。事实上,从2013年菲律宾单方面提起仲裁起,美国就如影随形。作为非《公约》缔约国,美国支持菲律宾单方面提起仲裁,主要目的就是利用仲裁向中国施压,进而为其在中国南海海域“海上常规巡逻”和在菲律宾长期驻军提供借口。很显然,美国也只是把南海仲裁当作了其实现自身目的一种基本手段,并非真正在意仲裁本身。

  中国不是《公约》规则制定者,十分清楚仲裁庭仲裁程序和处理方式都存在明显缺陷,不能对仲裁本身有任何期待。见招拆招,采取积极措施应对南海仲裁,从而在法理和道义上占据制高点,显然比关注仲裁本身更重要。这也就不难理解,中国为什么针对仲裁采取不参与、不接受、不承认、不执行的四不策略了。中国通过新闻发布会、吹风会等多种方式解读《公约》和《联合国宪章》基本原则,从法律正义上揭示仲裁庭的非法性。与此同时,一改单打独斗传统,坚信“德不孤,必有邻”,通过主动外交,赢取国际支持,目前已有约40个国家对中国在南海仲裁案上的立场明确表示支持。

  自1971年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以来,中国已加入400多项多边条约。但至今中国仍然只是现有国际规则的模范遵守者,缺乏一个大国应有的国际规则制定权和主导权。可以想象,中国还将面临大量诸如菲律宾南海仲裁案之类国际纠纷。要想更好应对,中国需要尽早谋划、提前准备,培养一批专业的国际法人才队伍,为在类似事件中,合理应用法律手段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提供基本保障。与此同时,不断加大融入国际体系力度,大力提高我国参与国际规则制定与主导国际规则的能力。

  □谢永亮(军事科学院博士研究生)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