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2:经济时评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02:经济时评
上一篇

央行逆回购意在维稳资金面

2016年06月21日 星期二 新京报
分享:

  ■ 宏观大势

  央行逆回购放量主要针对国内资金面的需要,属于应对年中流动性波动的正常操作,并不意味着货币政策再度趋于宽松。

  周一央行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17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2.25%,与前次持平。同时,公开市场当日有1100亿元7天逆回购到期,净投放600亿元。央行本次逆回购规模创了4月26日以来的新高,因此引起市场普遍关注。

  笔者认为本次央行加大逆回购规模属于应对年中流动性波动的正常操作,目的在于维稳资金面,并不意味着货币政策再度趋于宽松。

  首先,年中时点市场资金面通常趋紧,近期中短期SHIBOR利率普遍小幅走高。为缓解资金面的紧张,防范利率水平剧烈波动,央行在年中时点加大资金净投放以维持资金面平稳是惯常的做法。

  其次,本周公开市场共有3200亿元逆回购到期,周一还有1000亿元6个月期MLF操作到期,而上周逆回购到期量仅为1450亿元,可见本周到期资金量明显增大,因此相应增加逆回购规模也在情理之中。上周央行公开市场实现货币净投放1750亿元,但此前一周净回笼了2450亿元,两周累计仍为净回笼,预计本周公开市场将继续实现净投放,这意味着未来几天的逆回购规模至少还有1500亿元,预计有望达到3000亿元左右。

  第三,从货币政策的角度看,政策基调再度转向宽松的概率并不大。尽管5月经济数据并不理想,特别是民间投资快速下滑以及社会融资大幅收缩,显示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增大,在这种情况下,市场难免对货币政策有所期待。但我们认为进一步宽松货币对实体经济需求的带动作用已经出现明显的边际效用递减,反而可能会加剧资产荒现象,并提升资产价格泡沫风险。因此管理层应该更倾向于从财政政策和供给侧的角度着手实现稳增长和促改革的并行推进,甚至放低稳增长的优先级。从5月9日人民日报对权威人士的专访到上周五人民日报海外版的文章,官方口径对货币政策的表态都是“稳健”,并明确否定了“大水漫灌”的可能性,可见即便经济数据不及预期,政策基调也并未出现转向。

  最后,从外围环境观察,6月美联储加息延缓,7月加息的概率也较低,这令美元缺乏上攻动力,而新兴市场则获得更长的缓和期,人民币兑美元贬值的压力相应缓解,资金流出压力也会有所减轻,近两个月央行外汇占款下滑幅度也明显收窄。因此,央行并没有加大货币投放来进行对冲的迫切需求。

  综上,逆回购放量主要针对国内资金面的需要,属于时点性操作,并无明显的趋势性意义。货币政策依然维持稳健,近期出现降准降息的概率不大。资金面上,在央行积极应对补充流动性的情况下,市场对于年中流动性风险的担忧已经明显缓解,银行间利率有望继续维持相对稳定,平稳度过年中时点。

  □符旸(中航证券高级宏观分析师)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