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2:经济时评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02:经济时评
下一篇

万科之争重新定义资本与智本关系

2016年06月29日 星期三 新京报
分享:

  ■ 观察家

  如果万科能够构建资本与智本相互尊重、相互依存和共享通建的新制度体系,万科的权斗闹剧也将是其重生的插曲。

  在27日的股东大会上,万科股东通过否决2015年董事会和监事会报告,向管理层投注一记不信任票。这对处于权斗中心的万科管理层来说,无疑是不容乐观的。

  不过,在这场权力争斗中,指责王石为首的管理层也好,针砭不尽合格的公司治理机制也罢,最终要通达的善意是鞭挞争斗各方,不应因争斗使一个质地不错的公司,最终光环陨落,若如此,那可就是满盘皆输了。

  实际上,若单纯地将这场争斗聚焦到王石和管理层的去留上,靶心显然偏了。其实,万科控制权之争,透射出一个在公司治理层面上更前沿的规范性议题,即构建什么样的公司治理结构和机制,才能有效协同、平衡好资本与智本间的关系,而不是在资本(万科股东)与智本(万科管理层)间争论一个对错出来。这是万科权斗背后隐现出的在商业实践中亟须面对的真命题。

  当前的公司法等法律体系以及现代企业制度框架,都是基于资合这一主线勾勒的,而在这一体系建立之前,人们对资本与智本的关系还处于懵懂之中。但在当时委托代理机制下,资本与智本间的利益冲突相当突出,缓解双方的矛盾主要基于公司制度设计实现人才、股权和资本的融合。虽富有成效,但也不尽完善。

  随着新经济增长理论、企业家精神和索洛剩余理论被广泛接受,智本逐渐以一个独立的概念出现,且在资本与智本的关系上,过去的雇佣与被雇佣关系正在淡化,而逐渐探索一种新的关系,即资方与智本的合作和协同共享关系。

  万科之争某种程度上可以理解为资本与智本的冲突,即资本与智本谁更占优的公司治理权问题。对万科来说,失去了现有的管理层,万科是否还是万科,显然不能单维度地从所有权理论的角度解决。万科的员工、其他利益相关者都是其慎思的对象,这也是近年来微观经济学和现代公司制度提出的利益相关者假设命题。且话说回来,若万科因为管理层的变动而风光不再,这也是全体股东不愿看到的。

  目前,国际上在重新定义资本与智本关系上进行了很多探索。如美国市场认同的AB股份制度、进化版的优先股制度以及无形资产定义的拓展等,实际是在探寻如何更好地协调资本与智本间的关系。美国正在采取的SNA2008GDP统计制度,也为智本登上商业舞台提供了发展空间。

  当前资本与智本已不再有主次、优劣之别,资本与智本的结合才是完整的财富创造主体。因此,万科权斗剥去对错的躯壳,背后实质是资本与智本的冲突。若万科能探寻出资本与智本的利益合作新机制,资本不再将内附智本的管理层看作是被雇佣者,智本也不将资本看作是单纯的财务投资者。

  不管王石最终是否出局,万科优秀的职业经理人团队和文化能通过新探寻的制度沉淀下来,构建资本与智本相互尊重、相互依存和共享通建的新制度体系,万科的权斗闹剧也将是其重生的插曲。万科之争也就具有了真正的商业经典价值,否则纷争过后,势将是遍地瓦砾。

  □刘晓忠(财经专栏作家、资深金融从业者)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