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2:社论·来信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02:社论·来信
上一篇  下一篇

来信

2016年07月13日 星期三 新京报
分享:

  我后悔购买新能源车了

  我家去年购买了新能源车,本以为可以“随便”上路、通畅无阻。可没想到,首先摆在面前的是充电难问题。为了充一次电,我得在电没用完前就去找公共充电桩。有一次在回龙观,眼看新能源车快没电了,赶紧开到附近的公共充电桩充电。谁知过去一瞧,发现充电桩竟然坏了。没办法,最后只好找人将车拖到5公里外的另一处公共充电桩,光拖车费就花了不少。

  其实,我也考虑过在小区内安装充电桩,但物业不允许。我向相关部门“求救”,负责人表面上同意协调,但一直不派人来“谈判”。我再去催,负责人竟如此“出招”:“等你们小区更多人购买新能源车了,你们只管‘闹腾’,不信物业不让装。”

  我现在确实有些后悔购买新能源车了,为了少麻烦,我平时一般都不敢开车上路。□赵华锋(市民)

  小区广告收益不该是笔糊涂账

  在人们所居住的小区各处,往往挂满各式“有模有样”的广告。理性而言,广告进小区既为商家提供广告宣传阵地,也为小区居民提供了商业信息。更重要的是,广告若能给业主们带来经济收益,何乐而不为?

  目前的问题在于,小区广告收益几何、用在了哪里,往往是一笔糊涂账,业主们不知情,更没有切身感受到广告进小区的好处。而《物业管理条例》中有明确的规定,小区广告所得收益属于小区全体业主。

  此外,由谁来决定这笔钱的用途则是另一更重要的问题,因为它体现着小区居民的法定权益。就此而言,“主人”对小区广告收益不知情,既不能决定小区做不做广告,也不能决定广告收益的用途。这是无比荒诞的现实,既不合理也不合法,是时候改变了。

  首先要完善业主大会制度,强化业主的权利意识,畅通维权渠道。同时,需有关部门加强对物业公司监管,要求物业公司定期公开物业收费、广告收益等信息;再如建立审计制度,对小区内所有利用共有部分获取的收益进行审计,以维护业主的共同利益。□晏扬(媒体人)

  遏制论文买卖当斩断利益链

  近年来,从教授博导到普通学生,媒体曝光的论文造假事件呈高发态势。论文造假的背后早已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产业链,只要交一千多块钱,一篇职称论文就能代写保发。而学位论文则贵些,如博士论文则一篇大概五六万元,硕士论文则是五千到一万元左右。

  论文买卖之所以如火如荼、生意红火,源于背后巨大的利益链作支撑。评职称、晋级需要论文,保研需要论文,出国留学需要论文,甚至连评奖学金也要论文。因为论文和各种利益挂钩,使论文俨然成了“万能通行证”。

  要遏制论文买卖,就应斩断其背后的巨大利益链。从根本上进行纠偏,不能以论文发表与否与发表多少,作评价人才的唯一标准。论文的发表数量和期刊级别,其实并不能客观地培养人才、评价人才。因此,何不一一剥离论文本不应该有的属性和功能?如此,才能从根本上有效遏制论文买卖疯狂蔓延的态势。□赵志轩(市民)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