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2:社论·来论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02:社论·来论
上一篇  下一篇

英国向中式教育“取经”的打开方式

2016年07月17日 星期日 新京报
分享:

  ■ 来论

  据新华社报道,英国教育部12日宣布,全国约8000所小学将采用亚洲国家、特别是中国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并为此向这些学校拨款5400万美元,这项改革涉及全英国约一半小学。

  此消息引起了中国网民热议。关于“中式教学”,争议由来已久,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分数为上的考核体系等,都动辄得咎。很多国人觉得问题一箩筐,英国教育部门官员却来取经,这颇堪寻思。

  英国教育部官员说,英国向中国数学教育“取经”,主要在于“提高英国学生的数学水平,强化数学基本功”,毕竟英国小学生数学水平偏低问题已是全球皆知。有人将其视为中式教学的胜利,也有人炮轰取经取错了地方。但就该新闻,还有之前《中国老师在英国》纪录片引发的争议看,我们或许该跳出对某种教育模式绝对化褒贬或简单的优劣比较。至少,对学生基本功的培养,是中式教育中不该跟洗澡水一块被倒掉的“孩子”。

  取经意味着某种开放性思维。我以为,这是英国的相关做法中最值得我们思考的。任何模式,故步自封都是种问题,教育也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意识到教育模式弊端,懂得借鉴与取长补短,很关键。真心希望,那种“学习”是多向的,有些该引入的教育理念也该成为“引进来”的一部分。

  □高洁(新京报评论训练营学员)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