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4:专栏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04:专栏
上一篇

热闹也是一种竞争力?

2016年07月22日 星期五 新京报
分享:
新京报插图/孙嘉潞

  隔岸观我

  多制造些机会让中国人和西方人彼此体验对方文化的人际关系,有助于反思自身文化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一位德国朋友近期出差去了一趟中国,前后在杭州、上海和北京转悠了一个多月,刚刚返回欧洲。由于这是他的第一次中国之旅,故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他对那个既遥远又陌生的国度感触如何。

  “真热闹!”这是他给我的第一个回答。说的时候,眉飞色舞,仿佛京沪都会人潮汹涌的地铁和西子湖畔摩肩接踵的人群就在眼前。“热闹?很好吗?”我反问。“当然,”他说,“你是理解不了身边有那么多人所带来的充实感的。”

  他说得对,我的确理解不了他所理解的“热闹”,毕竟我就是在那样一个人挤人的环境中长大的。每次因工作关系或私人旅行到欧洲,都会觉得如释重负,因为实在太“清静”。这种“清静”不止体现在人少、安静等显在的方面,其更深层次的吸引力在于:人际关系相对简单。因此我想,这位对中国有着浮光掠影印象的德国朋友,或许还不能理解“中国热闹”背后所蕴含的东西。

  中西方社会里人与人之间关系模式的差异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从我自己这些年的观察看,其实两者的不同并不体现在简单的“热闹或清静”、“亲密或疏远”上,而主要是一种认识论上的根本性的分歧。理想的西方式人际关系有点类似于庄子所说的“相濡以沫,不若相忘于江湖”,亦即比起物理空间意义上的亲密来,价值或精神层面的共识更加重要。

  所以在欧洲,完全通过信件或电子手段进行联系的工作模式是完全行得通的。但在当下的中国,情况似乎不太一样:整个社会价值观念十分多元驳杂,但人与人在物理空间中的实际交往,却被赋予了很高的职能性和礼仪性价值。故而,我们有“见面三分情”、“买卖不成情义在”等说法。在某种程度上,西方式的人际关系有更强烈的实用主义色彩,而中国式人际关系的文化内涵则更为复杂。

  对中国人来说,西方式人际关系令人感觉轻松,也令人感觉疏离。在这里,朋友是朋友,同事是同事,不同类型人际关系之间泾渭分明。所以在某个工作日,想要约同样晚上没安排的同事一起吃顿便饭,多少是件奇怪的事;同事帮了你一个什么忙,也完全有可能全无顾忌地朝你讨要酬劳,因为这在他们的眼中是完全正常的。与之相应的是,在中国生活了一段时间的欧洲人很有可能被各种“饭局”和“场面”搞得疲惫万分。文化这个东西是骨子里的基因,很难改变。

  但我想,多制造一些机会让中国人和西方人彼此去体验对方文化中的人际关系,倒是一件好事,因为这有助于反思自身文化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一种交际模式走向极端,便会发展成冥顽不化的程式,日益难以包容异见。而在全球化的时代,固步自封和自以为是都已不符合时代潮流。

  □常江(文化学者)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