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2:经济时评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02:经济时评
下一篇

滴滴收购优步,能否产生垄断?

2016年08月03日 星期三 新京报
分享:

  ■ 观察家

  即便有谁发明出了界面更友好、约车更高效的软件,在供需对价格高度敏感的出租车业,滴滴只要再搞一轮补贴就足以复制成功经验。对滴滴有效的制约可能反而来自于中期内不会消亡的传统出租车扬招方式。

  8月1日滴滴出行宣布收购优步中国的品牌、业务、数据等全部资产。去年2月滴滴快的合并后,国际巨头优步的技术水平、烧钱实力仍然给人巨大的想象空间。如今老板们握手言和,消费者们不免觉得自己在巨人的身影下越发渺小了。

  现在各界都很关注滴滴优步的并购是否应该接受反垄断审查,及可否通过反垄断审查,本人认为两者都可做肯定答案。但“滴优配”并非不会产生垄断效果,故值得继续关注。

  《国务院关于经营者集中申报标准的规定》对合并、收购等经营者集中行为的事前申报标准主要从营业额入手:参与集中的所有经营者上一会计年度在中国境内的营业额合计超过20亿元,且其中至少两个经营者上年境内的营业额均超过4亿元,就需要申报。虽然滴滴优步主张自己并不实际收取车费,所得甚少,还处于未盈利状态,但这都不算是很保险的理由。一是滴滴等向乘客开的发票是包括车费的,尽管车费并非是滴滴的收入,但“营业额”本来就和“收入”是不同的概念。二是滴滴优步都投入了大量补贴,有财务专家认为这些也能视为营业额。主管经营者集中的商务部的发言人2日已经表示滴优应当申报再“往下走”,大约也是基于这个考虑。

  不过经营者集中的反垄断审查作为一个法律程序,有时只是例行公事,并非一经接受审查,事情就会黄。可比较的是:去年滴滴快的合并,使市场格局从“两强”变成了“一超”,可以说比起滴滴收购优步这种明显的“大吃小”更能影响竞争性,网约车同行公司易到还予以了垄断举报,但最后波澜不惊。如今按照滴滴官网上的宣传,其已经“拥有87%以上的中国专车市场份额;99%以上的网约出租车市场份额”,收购优步与否,未必有大的差别。

  所以此番滴优配引发更多轰动,可能一是由于优步的外资背景。甚至已经有猜测称优步和滴滴将会分割全球市场,即滴滴力攻国内,而优步退出中国。这种划分势力范围的可能性并非没有先例,滴滴快的合并后,虽然没有划分地盘,但在服务品种上出现了错位。除出租车外,滴滴囊括了快车、专车、顺风车、拼车、代驾、大巴等数条业务线,而快的只剩下了一号专车。

  二是滴滴快的合并时,江湖上尚有优步仗着财大气粗的“洋爸爸”而不会轻易倒台,但从今往后,还在对抗滴滴的就只剩下易到用车和神州专车了。虽然易到声明将继续战斗,但也不过是力图自保罢了。就算营业额还不大,网约车市场实际上已经是由滴滴在主宰了,莫怪网友唏嘘。

  尽管有人认为技术不断进步,互联网行业门槛不高,市场还处在可竞争状态,故而不必太担心。但本人认为,网络约车软件的平台性较强,在滴滴现有的市场占有率之下,新竞争者从头发展客户、形成同样规模的成本很高、机会很低。即便有谁发明出了界面更友好、约车更高效的软件,在供需对价格高度敏感的出租车业,滴滴只要再搞一轮补贴就足以复制成功经验。对滴滴有效的制约可能反而来自于中期内不会消亡的传统的出租车扬招方式。

  故而,反垄断审查机构总体上暂可容忍市场自主的资源配置,不必制止滴滴对优步的收购,但可要求滴滴说明如何防止旗下不同品牌之间的市场划分行为带来的反竞争效果等。对今后一家独大的滴滴的行为是否有滥用市场优势地位的可能,亦应当继续观察。

  □缪因知(学者)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