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宏观大势
香港保险公司吸引力在于:一方面,保费更低、分红收益却更好;另一方面,香港保险的开放度、包容性更好。
据英国《金融时报》7月31日报道,保险机构友邦香港的业务价值上半年飙升了60%,其中一个原因是内地客户的迅速增长。不过对于内地的保监会等金融监管当局来说,这里面也暗藏隐忧,因为香港保险已经成为人民币外流的一条渠道。
内地人在港买保险,银联卡是主要支付方式之一,今年以来,该方式被逐渐收紧,但并未全面叫停。目前,香港部分保险公司叫停了内地居民用银联网络直接支付保费,或者对刷卡次数、个别险种进行限制,但也并未成为业内通行的规定。这就意味着,通过银联卡购买香港保险仍然是内地居民“绕开外汇管制”对外投资的一条渠道。
金融监管当局并未对上述方式一堵了之,是值得赞赏的,因为从根本上讲,人民币外流宜疏不宜堵。首先,一堵了之的监管方式,最终往往很难奏效,也会因为是否具有合理性受到诟病。比如,对于有意购买香港保险的内地人来说,银联卡支付只是较为便利的支付方式,但并非唯一的支付方式,而越是大客户,办法往往越多,包括现金、支票、VISA、Master等在内的支付方式,都是常用的,只不过程序或简或繁。
其次,应该看到,在积极进行财富管理的意义上,国内的理财市场已经很难满足部分国人的资产配置需求。去年至今,中企的海外收购势头迅猛,究其实质,可以概括为国内资产荒的背景下,海外廉价资产的吸引力凸显,个人资产配置的逻辑也是如此。目前,一面是国内实体经济疲软、货币政策维持宽松格局,资产泡沫在股票、房地产等各类资产之间此起彼伏;一面是人民币已经进入中期贬值通道,美元、美股等外汇资产的吸引力持续增强。在这种情况下,必然有更多的个人希望实现全球资产配置。
正是在上述背景下,香港保险才受到了内地客户的热烈追捧。总的来说,相比内地保险公司,香港保险公司有更大的吸引力,一方面,香港保险公司的保费更低,分红收益却更好,背后原因有很多,比如香港保险公司的历史更为悠久,运作更为规范,保险资金的投资范围更广,因此盈利能力更好;另一方面,香港保险的开放度、包容性更好,比如,内地人可以直接用人民币购买,保单可以被银行认定为合格的抵押品,抵押后不仅可以进行外汇借贷,甚至可以实现外币变现。从内地客户购买较多的保险产品来看,以寿险、重大疾病险、储蓄分红为主,其中的储蓄分红尤其被大资金所青睐,作为国内存款利率较低和人民币渐进贬值下的选择,其合理性是很容易被理解的。
7月27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的《2016外部风险报告》指出,目前中国资本外流和储备水平已经开始稳定,外汇储备未来并无较大风险,6月份我国外汇储备的超预期反弹,也是可以佐证这一观点的有利迹象。在这种相对稳定的形势下,监管当局对于人民币经常项目下的合法流动可以积极引导,特别是要做好监管的本职工作,对海外资产配置进行必要的常识普及和风险提示,与此同时,则要充分尊重市场的自由选择,不可过多地加以限制和干预,否则干预的结果可能适得其反,使得不容易受到常规监管的地下金融活动更为失范。
□杨国英(学者)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