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共197项;年底前砍掉70%公共服务证明事项,完成54项“放管服”重点任务
新京报讯 (记者戴轩 王硕)昨日上午,北京市召开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电视电话会议,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安顺在会上表示,北京目前还有197项中央设定、本市实施的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年底之前要全面完成清理工作,彻底终结非行政许可审批这一审批类别。
王安顺介绍,目前北京市在“放管服”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改革进展。在市级行政审批事项精简方面,精简比例达到52%;在投资项目审批流程改革方面,报请国务院批复同意了城市副中心公共服务类建设项目审批改革试点方案,并推广到其他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此外,北京还建成了市级政务服务中心,对40个审批部门、740项审批服务事项实现了统一受理、集中办理。
不过,王安顺同时提出,与中央的要求和群众的期待相比,北京的工作依然存在不小差距。目前北京市已向社会公开的54项“放管服”重点任务,是市委、市政府向全市人民立下的军令状,年底前必须不折不扣完成。年底将对其落实情况进行专项督查,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奖励和问责,对组织实施不力、不按要求推进工作、未按时限完成任务的部门和单位,要进行通报批评,问题严重的要进行行政问责。
放
上半年77项行政审批事项被取消
昨日上午,王安顺在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电视电话会议上表示,今年上半年北京有77项行政审批事项被取消,截至目前,还有197项中央设定、本市实施的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年底之前要全面完成清理工作,彻底终结非行政许可审批这一审批类别。
此外,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北京有400项左右审批中介服务事项。王安顺强调,对于审批中介服务事项,凡是没有依据的或依据不充分的,一律取消;凡是通过政府内部信息共享能解决的,一律取消;凡是市场机制能调解、企业能自主决策的,不得强制要求委托第三方。今年年底前,至少要砍掉一半审批中介服务事项,同时对保留的中介服务事项实行清单管理,对外公布,接受监督。
管
探索制定交通拥堵治理等责任清单
目前,北京已初步建立了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度,市、区两级政府部门都公布了2015年版的权力清单,探索建立了“通用责任+专项责任”清单模式。
王安顺表示,今年各区各部门要按照年初的计划,公布新一版权力清单。对责任清单,要进一步深化、细化,切实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市编办要加强统筹协调,抓紧组织制定应急管理、环境保护、交通拥堵治理等专项责任清单,建立健全责任清单与行政问责办法的衔接机制,使清单更加管用、好用。
此外,关于个人和企业信用信息管理办法,王安顺提出,有关部门要加紧推进个人和企业信用信息“双平台”建设,建立守信激励与失信惩戒机制,有序公开守信“红名单”和失信“黑名单”。
服
200多项“奇葩证明”年底前砍掉70%
王安顺介绍,北京市有关部门对基层开具证明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初步摸清了200余项由基层开具证明的底数。这些证明充斥着“怪”、“乱”、“假”。
他提出,要从“需求”与“供给”两方面入手,对公共服务事项中需要提供证明的规定进行梳理,同时在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加大清理力度,年底前力争砍掉70%以上的证明事项,对保留的事项,也要加强规范管理,切实为基层松绑,为群众办事减负。
此外,王安顺还表示,北京市将大力推进网上办事大厅建设,尽最大可能把政府服务搬到网上去,让企业和群众少跑路甚至不跑路就能办成事。各有关部门要加紧研究建立全市统一的大数据中心,把“条块”数据信息有效整合起来,最大程度地便民利民。
■ 解读
审批事项不合理将精简
什么是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为何要精简?市编办审改处负责人举例说,比如“年度投资计划办理”这个事项就属于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在投资项目审批中,“年度投资计划办理”需要到发改部门办理,是审批的一个环节。他说,但这个事项的审批实际上没有法律依据,层级比较低,但又需要按照行政许可方式开展审批。
至于行政审批中介服务,该负责人表示,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是指在办一些行政审批时,要求审批相对人必须找一个第三方机构,帮助论证或者提供相关服务,相对人必须拿着中介服务机构提供的论证报告或者结果,去政府部门审批,政府部门见到这个第三方报告才给走程序。该负责人表示,现在中介服务存在的问题较多,比如项目多、耗时长、收费高,甚至存在垄断等,因此对于一些没有存在依据,或者有依据不合理的,将首先进行精简。
该负责人介绍,非行政许可的清理有4种情形:第一种是取消;第二种是部分法律依据较强的转为行政许可;第三种是转为其他权力,即原来把该事项界定为审批并不准确,实际上是行政确认;第四种是转为政府内部管理事项。
审批中介服务的清理包含三种情形:第一种是取消;第二种是取消强制性,即虽然需要相应的论证报告,但可以不用中介服务,而是企业自己做;第三种是转为由政府提供基础性服务,由政府出钱委托第三方开展论证,行政相对人省钱又省事。
审批权下放节省大量时间
近日,北京先后出台了《北京市公共服务类建设项目投资审批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和《关于加快本市交通基础设施等公共服务类建设项目投资审批有关工作的意见》两个文件,它们在加快项目审批上效果如何,时间上能缩短多少?
对此,市编办副主任王军说,这两个文件改革措施很多,比如在立项决策之后,就改变过去那种各部门分散决策,分散办理的方式,而是由市政府召开会议对项目进行审议,各部门都参加。审议之后各个部门并联开展审批,集中开展审批,节省大量时间。
另外还有一大特点是下放权限,特别是副中心建设中的通州,发改委、住房和城乡建设等部门下放了大量的审批权限。发改委和住建部门几乎把市级关于投资项目的审批权全都下放到区,下放了将近20多项。下放权力以后,对于减少审批层级,加快审批时限,必定能产生积极的效应。
至于时间到底能节省多少?王军说,这个不确定,因为每个项目不太一样,而且项目的情况论证起来,批起来之后都不一样。“反正据通州区政府上午向市长汇报,他们说是能大大节省时间”。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