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1:头版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01:头版
上一篇

小微企业可领创新券搞研发

中科院、北京大学等25单位577实验室参与,解决小微企业研发资金紧张问题

2016年09月22日 星期四 新京报
分享:

  新京报讯 (记者吴为)一年以来,北京市通过实施“科技创新券”制度,目前已支持1498家小微企业成功开展研发。市财政累计投入1亿元,将中科院、北京大学等25家单位、577家实验室纳入到“收券”范围,实现科研人员和企业的对接。

  收券单位必须为企业提供研发支持

  2014年,北京市科委与北京市财政局开展调研,发现一些创新型企业的创新需求十分迫切,但创新能力却严重不足。

  北京市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企业和创业团队跨出从零到一的第一步面临许多障碍,一方面是在技术创新过程中,研发资金紧张、科研条件不足,另一方面,财政资金的申请周期长、程序繁琐,小微企业缺少经验和资质。科研机构信不过小企业,不愿意支持,小企业又没有足够的资金保障。

  2014年,市科委和市财政局联合出台首都科技创新券制度,开始向企业发行这种“创新货币”。企业持券,研发机构不能拒绝为企业提供科研服务。

  “这种券就是针对中小微企业经济实力不足、创新资源缺乏,而大学和研发机构没有为中小微企业服务的动力而设计的。”市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政府向企业发券,企业用券向研发服务机构购买科研服务,研发服务机构则可以持券到政府财政部门兑现。

  据介绍,截至2016年9月,共有中科院、北京大学等25家单位、577家实验室参与到创新券接收工作中。据悉,中科院在首批开放50家实验室的基础上,又陆续开放了60家实验室接收创新券。

  “创新券”有望辐射整个京津冀地区

  创新券主要支持哪些企业?北京市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创新券瞄准小微企业和创业团队的创新创业,首次将创业团队纳入财政资金支持范围,将政府资金更多投入到初创型小微企业和创业团队。

  “在创新券支持的1498家小微企业中,注册资金0-100万的企业占比超过半数,这类企业是申请创新券的主体。”该负责人介绍,财政资金兑现后拨付到专业的服务机构,实际补贴对象明确为创业团队,解决了财政资金无法拨付给自然人的问题。

  刘挺从巴黎留学回国成立了数据科技公司,从事深度搜索引擎在移动端的应用研究。因为创新券,他叩开了北京大学自然语言研究所的大门。“Web领域的颁式实时抽取系统”填补了公司在语言处理的研发空白,此后公司的研发“提挡加速”。如今,刘挺的公司已在北京股权交易中心孵化版成功挂牌。

  自2014年12月北京实施创新券制度以来,共有1498家小微企业和80个创业团队与开放实验室合作开展了1694个创新券项目,共使用创新券资金9536.5万元。

  据北京市科委介绍,未来,北京还将深化“首都科技条件平台”建设,扩大参与创新券政策的科研机构范围,并有望将创新券的机制向整个京津冀区域辐射。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