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2:社论·来信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02:社论·来信
上一篇  下一篇

来信

2016年09月22日 星期四 新京报
分享:

  物质奖励“好人”是一种进步

  近日,广州市海珠区出台了《海珠区奖励礼遇帮扶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实施意见(试行)》,作为全市首个好人领域的奖励礼遇实施意见,从制度层面向社会传递“好人好报”的价值观念。

  奖励礼遇帮扶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是一种文明与进步。俗话说,好人必有好报。但在现实生活中,道德模范和好人与“不吃亏”“得实惠”相去甚远,仅仅是一种精神上的道德激励,也不利于风气的维持。除了道德激励,也还需要来自物质上的奖励,这也是不可回避的。

  应当看到,做好事也有一定的社会风险,例如面对着别人的不理解和冷嘲热讽,乐于做好事的人往往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因此,就应该在社会管理制度上给予一定的鼓励和肯定。通过物质奖励好人,既是一种物质补偿,更是一种精神安慰,进而在社会上产生影响力,鼓励更多的人参与。□郑文(市民)

  要为实现上门医疗创造条件

  据新京报报道,《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已取得国家卫计委批复,明确医疗机构以家庭病床、巡诊等方式开展的医疗服务,属于合法执业行为。

  这就是说,市民享受上门医疗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即将打通。享受上门医疗服务,是广大人民群众多年来的企盼,现在终于可能由希望变成现实。但是,政策上的认可,还只是一种对上门医疗服务的肯定。要真正打通这“最后一公里”,还需要主管部门努力创造条件才行。

  首先是解决“最后一公里”的设备配备问题,能不能配备微型设备车,进行简单的测血糖、验血型、吸氧、救护等。其次是家庭病床、巡诊能否纳入医保,费用如何进行报销。上门服务是要收费的,如果不能纳入医保,这“最后一公里”还是会受阻。再是要配备足够的医护人员。这是在现今社区医院人手本来就比较紧张的情况下,必须考虑好的问题。□吴文元(市民)

  公共自行车网点安装位置应科学

  前些日子,我从金台路地铁站外的公共自行车网点骑了一辆自行车,顺着金台路一路往南前行,继而行至西大望路。当时正是下班高峰期,一路上非机动车道也被各种汽车堵得严严实实。出于安全考虑,我打算找个网点尽快停车,然后乘坐公交车。我通过手机查询公共自行车网点,发现自金台路地铁站至西大望路的北工大西门地铁站6公里路段竟没有一处公共自行车网点。这段路两边有大量写字楼、社区、商场,人流量非常密集,想必使用公共自行车的人一定很多。

  与热闹路段没有公共自行车网点恰好相反,有些偏僻路段却隔不多远就有一处公共自行车网点,往常没多少人骑行,自行车都落满了灰尘。鉴于此,建议公共自行车租赁公司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科学地安装自行车网点,在人流量大的路段多安装,人流量小的路段少安装。□甘淑兰(市民)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