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红军不怕远征难》北京卫视热播
|
新京报讯 (记者刘玮)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北京卫视《档案》栏目摄制的九集大型系列纪录片《红军不怕远征难》从10月17日起,每天19:30黄金时间在北京卫视首播。昨日,节目组主创接受了记者采访,就该片拍摄、制作的创作体会一一作答。
以青春为焦点
80年前,中央红军开始长征的86000多人,指挥员的平均年龄不到25岁,战斗员的平均年龄不到20岁,14至18岁的战士占到了队伍的四成。80年后,一批与他们年龄相仿的年轻人,沿着他们当年走过的路,开始了另一次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导演组的平均年龄不到30岁,采访了两百多位长征亲历者、见证人和红军后代。该片以“青春”为焦点,10岁的刘福昌、17岁的郑金煜、19岁的石长阶、22岁的邓诗方,这些陌生的年轻人名字最终成为纪录片的主人公。
发掘珍贵史料
《红军不怕远征难》摄制组通过实地调研,以及对长征亲历者、见证人和红军后代的采访,发掘出了100多份从未或较少被关注到的史料档案。比如摄制组找到了1934年9月,也就是长征前夕出版的《红色中华》杂志,里面刊登了张闻天的一篇社论,其用意是向敌人释放烟幕弹为转移争取时间,却从另一层面证明了长征不是一次仓促的军事行动,而是经过策划准备的战略转移。有一些档案是转折关头的重要决策,比如1934年湘江之役前,红五军团军团长董振堂和政委刘伯承手写给红34师的一份作战命令,命令他们要作为后卫力量掩护全军过江。
有一些档案是历史见证,比如19岁的红军战士石长阶在长征前夕写给父母,却没有寄出的四封家书。
■ 主创采访
与其他同类长征题材作品相比,《红军不怕远征难》有哪些创新?
总导演吕军:我们发现一个问题,长征有那么多的人出发,但是真正到达的人是少数,还有很多人没有到,这些人为什么没有到?还有长征队伍里面很多是二十岁左右,甚至更小,18岁以下占军队的40%。所以我们从年轻、青春角度做这个片子,给没有走完长征路的无名英雄树碑立传。关注的是一群没有走完长征路的人,是一群20岁左右的年轻人。
在具体拍摄上,《档案》在棚里拍摄建立的一种系统,我们想给扩一扩,希望回到现实的长征里面去。这次采用了全实景拍摄的方法,在真实空间里完成“双时空”叙述。《档案》两个讲述人,一个是石凉,一个是谭江海。石凉扮演历史亲历者,跨越到历史里来带领观众体验。谭江海是理性角度,现在看当时发生了什么,为什么发生。这两个现场有一些转换,也是一种创新。
为什么选择这支青春的队伍,他们身上有哪些与其他年龄层不一样的力量?
执行总导演吴志勇:之前我以为长征就是毛泽东、周恩来、林彪、朱德这些人,我看到年轻将领名字后面的年龄很震惊,才20岁、25岁已经是部队的团长师长。我们现在20多岁年轻人干什么,可能还没有找到人生的方向,那时的年轻人已经做一件改变国家的事情了。我们一定要把焦点聚焦在年轻人身上。
拍摄中遇到了哪些难忘的人和故事?
执行总导演吴志勇:我们在湘江凤凰嘴渡口,找到一个90多岁的老人。当年红军在这里过湘江他是一个亲历者,现在唯一健在的亲历者,他当时只有11岁。红军过江遭到敌机的轰炸,八万六千多人过了湘江的只有三万多人,据他回忆湘江的江水是红色的。红军战士的尸体浮在江面上直到江湾的地方,他只要讲起这一段声音都是颤抖的。战争结束以后很多红军尸体浮在江中,所有村民自发出钱把红军战士打捞起来掩埋了。我们说带我们去看看战士埋在哪儿了,我们纪念一下。那爷爷说你看到江边有一条柏油马路,我们走在柏油马路上面,下面都是他们的遗骸。这条路都是他们的遗骸铺成的,所有人坐在江边很久没有说话。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