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2:文娱时评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C02:文娱时评
下一篇

董力和阿拉蕾不应承担所有人的焦虑

2016年11月24日 星期四 新京报
分享:

  【一家之言】

  对《爸爸去哪儿4》中,董力和阿拉蕾这对“临时父女”的争议早已超越了节目本身的语境,过度解读的背后反映的是社会性焦虑。从这个层面来看,节目组更像是“躺枪”的靶子。

  节目组与中产受众之间“想岔了”

  芒果TV的宣传和节目组怎么也不会料到,《爸爸去哪儿4》董力与阿拉蕾的实习父女关系,会遭遇网络女权主义的猛烈炮火。11月18日,微博账号“女童保护”刊登一篇来自一位待产的准妈妈的来信,文章罗列《爸爸去哪儿4》剧组宣传董力和阿拉蕾这对父女CP所犯下的“三宗罪”。一石激起千层浪,各自媒体、主流媒体纷纷加入讨论,一个温馨的亲子类节目一时成为“如何保护幼女”、“儿童性教育”的讨论范本。

  众所周知,《爸爸去哪儿》节目在2013年冬季一开播,不仅为湖南卫视成功占领中产阶层的收视市场,更引发了关于中国现代城市核心家庭结构中父亲的社会性别角色的社会讨论。随着节目模式的不断调整,《爸4》从电视综艺改成网综,仍然达到每集上亿的播放量的网络收视效应。但围绕节目 “实习父女/子”制作模式、对董力和阿拉蕾父女感情的宣传而展开的网络争议,却着实体现出节目组与中产受众之间,对节目制作意图理解上的高度错位。

  《爸4》节目组原本的意图只是瞄准中产受众或用户所具有的“财富效应”,借由萌娃阿拉蕾与23岁的“实习爸爸”董力之间的有爱互动(实际上,节目组达到了目标),进一步增加这一档纯网综节目的点击量和关注度。

  可悖论的是,他们的目标受众群体——城市中产家庭的女性成员,正是扬起网络批评大旗的中坚力量,她们关心的是节目作为文本“可能”具有的社会示范效应,并罗列实际层面的相关证据加以佐证。随后一直关注并强调幼女身体权利的女权主义者迅速跟进,将此事推向了一个节目从未料想的风口浪尖。

  舆论已超出原有情境进行了过度解读

  近年来,女权主义者内部围绕幼女或女性身体权利的议题,形成鲜明的两派观点,一是保护派,一是性权派。这次牢牢占据社交媒体以及主流媒体话题主流的是“保护派”。尽管节目制片人亲自出面辟谣,网络批评观点过于“断章取义”,忽略了节目组女性编导和母亲的在场对女童身体权利的“保护”,可“保护派”与城市女性(大多为母亲)仍联手完成了一次“母职的再生产”功能:即如何在国内性教育缺失以及性意识模糊的情况下,杜绝《爸4》节目中准“洛丽塔”情结对儿童的不良效应,以及恋童犯对节目的歪曲利用等可能。

  我们必须承认这些呼吁所具有的合理性,它一定程度上释放并彰显了城市女性社会性别等意识逐渐形成过程中所必然迸发的“智识焦虑”。

  可与此同时,这样的讨论经由社交媒体和主流媒体甚至相关执法机构(一些执法部门的官方微博也转发相关文章)的不断发酵,可能产生的超越既有情境的、过度的媒介化的效果,是否值得我们关注。

  例如在这场舆论风波中经常被提及的“恋童癖”一词,在英美等国,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已经成为一项具有社会共识意义、并被高度媒介化的社会问题。它被法学家引介至国内,更像是一次活生生的英美世界女权主义文化伦理向中国的“跨语境”实践的过程:暗含了各种叠加、取代与收编等借力打力的策略。

  所以,当你觉得自己被与“女童保护”立场一致的舆论说服时,不妨回头想想,你的忧虑究竟来源何方?除了对现实社会环境的隐忧,还有一套不自觉接收的意识形态——但绝非是节目中小打小闹的“父女”互动。

  节目在社会性焦虑中成为众矢之的

  即便回到节目本身,儿童观众对董力与阿拉蕾的关系认知也是“父女”,所以很多人担心儿童会受节目误导而对陌生人放松警惕,这个逻辑也是不成立的。而屏幕前感到忧虑的父母们,其实心里也清楚在一个满是摄像头和女性编导的录制环境中,不会存在“实习父女”间有逾矩的举动,只是将屏幕里的“阿拉蕾”代入自己的子女,潜意识里其他客观条件就都不存在了,只剩下“我女儿和陌生男人单独相处”的恐慌。

  一档有着广泛受众基础、影响力甚广的亲子类节目,有讨论与争议都在所难免,只是在超越节目语境的范畴下,将舆论焦点上升为一个更为严峻的社会性议题,甚至致使董力、阿拉蕾及其监护人承受着毫无道理的舆论攻击,难道就是各类“主义者”们想要的政治正确吗?而对热点进行过度解读的背后,反映的实则是社会性的焦虑。从这个层面来看,《爸爸去哪儿4》节目组更像是“躺枪”的靶子。

  好在,即便深陷舆论风波,《爸4》总制片人周山表也诚恳表态:“我们本意是要做一档温暖美好且在寓教于乐中关照儿童教育、代际情感的好节目……对于一些善意的警醒和批评,我们应当吸取并积极努力改进。” 实际上,最近一期的节目,可以看到的确是做了更加严格的审核和整改。只是,节目组调整剪辑细节容易,网络暴力对董力、阿拉蕾的伤害,却难有挽回的余地。

  □吴畅畅(华东师范大学 副教授)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