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整改】
《锦绣未央》在三年不绝的打假声中高歌猛进,讽刺和践踏的是诚信和公正,而这种肆无忌惮背后的沉默,揭示出机制的缺陷。如果说,法律的介入,可能会因为科技手段的日新月异而落后于时代(比如写作软件所揭示的问题);那么,行业的力量体现在哪里?道理其实是明显的,如果对诚信失范视而不见,整个行业也难以独善其身。
关于网络小说《锦绣未央》(原名《庶女有毒》)涉嫌“抄袭”的质疑,自2013年开始一直没有停息过。吊诡的是,关于抄袭的指证,几乎没有影响影视剧改编和摄制的脚步。结果是,此剧11月份开播的同时,数十名网友志愿者穷三年之功,对这部长达294章的小说抄袭219部书目的详细比对,也同期出炉。
这真是一出文化产业时代的黑色幽默剧。而它并非孤例。从庄羽状告郭敬明的《梦里花落知多少》抄袭,到琼瑶怒诉于正案,以及大量并未形成诉讼的、不绝于耳的关于网络作品抄袭的个案,它们具体而微地展现出,网络文化产业如火如荼的“盛世”,掺杂着几多乱象。
这一乱象,固非网络文化产业所特有。“抄袭”的雾霾,早已笼罩中国。即便在更为严谨的学术领域,“抄袭”和“造假”,不但多见于国内,甚而率先走向了世界,某些国外在线发表的专业期刊,几乎被国内的造假者所垄断。
不同行业如此普遍地抄袭,必有其根源。这一根源,即社会性的“诚信”体系的失范;而诚信体系的失范,又源于国人畸形的成功观。同样在近日,有外媒称中国人“以房子论英雄”,而“房子”不过是金钱的物质化表述,它与国人对“笑贫不笑娼”的“成功学”的批判,道理是同样的。两年前,日本科学家小保方晴子学术造假,直接导致了她的导师笹井芳树的自杀,这种自杀,是源于对“诚信等于生命”的认同和由此而来的“耻感”。但在中国,因为没有耻感和对诚信的敬畏,因此,诸如韩春雨事件,尽管受到多方诘难,当事人尽可以讳莫如深;甚至也不能稍阻学校大规模拨款的步伐。
试想,如果社会对抄袭或造假,形成“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的刚性舆论,那么,便没有软件公司敢悍然宣称“1秒写出2000字故事”,以及某软件明目张胆以“锦绣未央写作借鉴软件”为广告的厚颜无耻;也就遏制了写手利用软件抄袭的冲动——只要他还想在这个行业混下去;更不会有影视公司会冒天下之大不韪改编嫌疑作品,因为公众自然会用脚投票。
但这些只是“假设”。《锦绣未央》在三年不绝的打假声中高歌猛进,讽刺和践踏的是诚信和公正,而这种肆无忌惮背后的沉默,揭示出机制的缺陷。如果说,法律的介入,可能会因为科技手段的日新月异而落后于时代(比如写作软件所揭示的问题);那么,行业的力量体现在哪里?道理其实是明显的,如果对诚信失范视而不见,整个行业也难以独善其身。
事实上,诚信应该成为约束行业成员的最基本要求。诸如作家协会、出版业协会、影视行业,都应该有独立的诚信调查机构,并建立联动的诚信黑名单制度。不可否认,目前,在行业层面组织类似机制有困难,那么,上级主管部门也有责任有义务尝试牵头完善相关机制。尝试失败是允许的,面对此境况不作为和沉默,才是最大的失责。
遗憾的是,对类似现象,我们的确没有看到管理部门着眼于体制的建设。道不行而求诸于野,无论是志愿者历时三年的比对,还是编剧们众筹10余万元的诉讼费,这种坚守正义的悲壮,正是对管理部门无声的质疑。
□刘志全(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