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2:社论·来论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02:社论·来论
上一篇  下一篇

怎样抚平“民警除夕遇袭”之痛?

2017年01月29日 星期日 新京报
分享:

  ■ 来论

  1月27日(除夕)16时59分,哈尔滨民警曲玉权处置斗殴事件时,遭人袭击后不幸牺牲,年仅38岁。目前5名主要犯罪嫌疑人已全部到案。令人扼腕叹息的是,曲玉权的朋友圈,永远定格在了“值班中”;他的护士妻子当晚也在医院值班,刚下手术台就闻此噩耗。

  在万家团圆的除夕,竟传来涉事民警遭歹徒袭击、不幸牺牲的噩耗,不能不令人感到惊骇、悲愤。曲玉权之于社会是公民,之于妻子是丈夫,在除夕执勤之际遇袭被害,其敬业态度也为其不测遭遇增添了痛心底色。

  他的离世,是一个家庭的悲剧,也是一个社会的痛点。作为警察,他还代表国家法律的执法权威。因而痛定之后,无论从关爱逝者,还是捍卫执法尊严的角度说,都有必要对制造悲剧的歹徒依法严惩。

  任何正当行使警权的警察,其执法威信都应被捍卫。曲玉权于“除夕”这个敏感的节点遭遇不幸,让人痛惜,而从更宏观角度审视,又不得不承认,很多处在基层特别是执法一线的民警,都在执法中面临着很多特殊职业风险。此前公安部曾发布数据,“从2010年至2014年,全国公安民警(含公安现役官兵)因公伤亡22870人,其中因公牺牲2129人”。

  在此背景下,警察遇袭身亡的悲剧,也需要被正视。要尽可能减少此类悲剧,或许还得在两个方面用力:一方面是,强化针对袭警犯罪的惩罚力度、强度,让任何侵犯正当执法民警人身安全的暴徒,都付出沉重的法律代价。

  另一方面,就是减少民警面临的风险点:进一步改善警察管理运行体制上存在的某些结构性问题,如在“警力结构配置”上存在的“机关警察过多、基层一线警力不足”问题(曲玉权遇袭案中,第一时间出警民警仅两人,面对暴徒却至少5名);在“警务结构”上存在的“非警务”工作占用过多警力、“警务”与“非警务”界限不够明确等问题;再如增强部分基层民警的技能训练……

  威胁、损害警察正当执法的安全,其实也是对公共安全的损害。因而,民警曲玉权除夕遇袭,留给我们的,也不应只是一堆惋惜或一腔悲愤。

  □张贵峰(职员)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