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2:经济时评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02:经济时评
上一篇  下一篇

遏制“炒壳”不应止步于IPO

2017年02月13日 星期一 新京报
分享:

  在今年的全国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上,刘士余主席传递出新的监管信号,尤以对炒壳的打击为最。笔者认为,此番提及抑制炒壳,恰恰切中A股痛点,对于炒壳痼疾,应多管齐下予以根除。

  在2015年IPO暂停期间,壳股炒作达到历史顶峰,一些垃圾股大股东在转让控制权时漫天要价,市场也逐渐衍生出一种畸形玩法——杠杆买壳。一些市场主体背负极高利息的巨额外债,买入垃圾股控制权,等待今后壳价暴涨,从中投机暴赚一笔。如此来看,维持适度的IPO节奏,场外企业进入A股市场相对容易和快捷,企业通过借壳上市渠道进入A股的必要性就降低了,显然对抑制炒壳有很大作用。

  当然,不少投资者担心,IPO数量提升可能导致股市重心向下。然而,IPO对市场的抽血效应,远弱于再融资,IPO对市场涨跌的实际影响其实不大,影响主要体现在投资者心理影响层面。如果IPO节奏未来维持在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投资者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再加上管理层以及市场对IPO节奏的微调,完全能够找到一个平衡点,今后市场涨跌与IPO节奏的正相关性会逐渐减弱,甚至根本无影响。

  暂停IPO、或者IPO节奏极度过缓,A股市场基本就是关起门来投机。炒壳的结果,是市场价格发现功能的彻底丧失,好坏公司的股价没有明显区别、甚至倒挂,由此导致优胜劣汰机制难以形成、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进而致使A股市场沦为吸金黑洞。如此来看,管理层需要顶住壳股炒作链条中既得利益者的压力,在顾及市场承受能力的前提下改革开拓,A股才能为投资者带来更多投资良机,市场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当然,炒壳是由A股市场多种体制机制弊端所引发,抑制炒壳同样是个系统工程,维持适度IPO节奏只是其中一个解决办法,还需从A股体制机制弊端上予以根除。

  绩差公司可以随意在上市公司再融资、并购,这些特权是滋生上市公司壳价值的主要原因。刘士余在会上指出,不能让差的公司在市场上“吸血”,要让好的公司能融到资,再融资、并购等也按照上市公司质量来;可以说,这个方子对根除炒壳痼疾是一剂良药。绩差股的公司治理混乱、管理层经营无方,允许其大笔再融资或并购,有多少理由相信它们能够珍惜宝贵资源而不会挥霍浪费;限制垃圾公司再融资和并购,垃圾公司将难以从市场吸血续命。

  当然,需要明确的是,一个垃圾股通过增发收购场外企业股份、或通过换股吸收合并场外企业股份,场外企业得以变相上市,垃圾股得以续命,这些做法是否允许?

  笔者认为,垃圾股借壳上市、吸收合并上市,都可能被一些投机者作为炒作题材,目的或是谋取二级市场炒作暴利,市场操纵、内幕交易由此滋生。若允许这些做法,那将导致其他抑制炒壳举措彻底丧失作用,壳股仍将被投资者高看一眼;建议这些口子应彻底堵上,并加强对市场操纵的打击力度,毕竟制度的一丝小缝,就可能掏成一个大窟窿。

  另外,目前上市公司保持持续上市地位的“成本”过低,这是壳股得以长期赖在A股不走的一个重要原因。比如,交易所向上市公司收取上市年费共分5档,主要是按上市公司股本总额来收取,总股本越大收费越高,笔者认为,越是绩差股,问题可能越多,交易所付出的监管人力、物力、财力也越多,建议上市年费与公司经营业绩及治理水平挂钩(上市年费可部分充入投资者保护基金),业绩越好收费越低,反之亦然;由此绩差股将面临高昂的上市年费,再加上又不允许卖壳,或许只能知难而退、摘牌了事。

  □熊牛散(财经评论人)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