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3:时事评论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03:时事评论
上一篇  下一篇

琼瑶式“尊严死”离现实还有多远?

2017年03月14日 星期二 新京报
分享:

  来论

  据澎湃新闻报道,79岁的知名作家琼瑶,3月12日发表了一封写给儿子和儿媳的信,透露她近来看到一篇名为《预约自己的美好告别》的文章,有感而发想到身后事,认为万一到了该离开之际,希望不会因为后辈的不舍,让自己的躯壳被勉强留住而受折磨。随着这篇长文在网上热传,“安乐死”或“尊严死”的话题再次被推向舆论风口浪尖。

  因涉及法律、医学、伦理、道德等多个方面,安乐死是一个古老复杂的问题。全球共性的争议在于,人是否有“死的权利”、病人要求安乐死的真实意愿如何评估、作为动态概念的“不治之症”如何鉴定,以及如何避免安乐死滥用等问题。

  若放在我国当前语境下,问题更为复杂。比如,假如琼瑶最后如愿以偿实现了有尊严的告别,极少有人会怀疑其子女不孝,因为琼瑶不缺治疗费;如果一个农民儿子选择让父母安乐死,唾沫星子还不把人淹死?安乐死也是有“条件”的,只有亲人、医院、政府等均充分尽到了挽救责任,安乐死才能更容易被社会接受。

  目前,我国医疗制度不健全、社会保障水平较低,因病致贫的现象并非个案,特别是广大农村,这就决定了安乐死合法化不具备充分的社会基础。

  因此,在安乐死合法化问题上,立法的慎重态度无可厚非。在时机尚不成熟的今天,假如盲目将安乐死合法化,可能造成安乐死的滥用,比如因老人不想给儿女增加负担或儿女为摆脱经济压力而选择安乐死,后果或不堪设想。说永别是人生最艰难的选择,在理论与实践尚未成熟之前,立法有必要保持克制。

  □陈广江(媒体人)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