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专家张建平认为,“一带一路”给区域治理和全球增长注入新动力,有非常好的前景,是最具潜力的大市场
|
5月7日下午3:45分,商务部研究院区域经济合作研究中心主任张建平乘坐的飞机落地,这是他从乌干达考察“一带一路”的基础建设项目后回国。
张建平认为,在基建先行的情况下,“一带一路”未来会带动全产业的合作机会。
“一带一路”为区域经济提供了新思路
新京报:中国提出“一带一路”的背景是什么?
张建平:2013年提出“一带一路”,是中国国内发展的需要以及国际发展的需要。首先,中国作为国际第二大经济体和全球最大的货物贸易国家,有转方式、调结构、经济转型升级的历史重任。要完成这些任务,需要更大的国际合作平台来承载,这是提出一带一路的内在需求。
外因上,在“一带一路”之前,中国在与国际经济体合作的进程中,遇到了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和TTIP(美欧双边自由贸易协定)的压力,而在推出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时面临的压力和困难也不少。
中国提出“一带一路”,意味着更加主动进行国际合作,在合作进程当中,把主动性和引领体现出来。
新京报:“一带一路”倡议提出至今已有四年,你觉得中国自身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张建平:“一带一路”对于探索新的区域经济治理模式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这种思路与西方国家所提出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模式不太一样。我将之总结为“中西医结合,疗效更好”的办法。
所谓中医,是指“五通”(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的合作方式,尽管成分很复杂,但是,各个行业在其中相互促进相互平衡,逐渐积累产生效果;西医的方法就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各个经济体必须去谈判降低关税、非关税壁垒等。不进行谈判,没有法律文件就见不到效果。
新京报:国际上呢,哪个事件你觉得让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得到了最大的认可?
张建平:最显著的当属“一带一路”被纳入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文件当中,成为全球治理和区域经济治理的重要平台。同时,在“一带一路”的合作中,我们的朋友圈在不断扩大。朋友圈越大,未来合作的空间越大。
新京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这些年出现“汉语热”,怎么看中国元素在一带一路中的输出?
张建平:中国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经济发动机,也是全球第二大投资国家,因此,“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都很重视与中国的合作。人才的培养,文化教育的交流很关键。如果“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年轻人会中文,又了解中国,将来就业选择就多。文化产业的潜力也值得挖掘。
基建先行,将拉动更多后续投资
新京报:在“五通”中道路连通方面,交通基建成为中企布局的重中之重,这是为什么?
张建平: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承包的金额和项目数量均占到全球的一半左右,中方的基建能力是全产业链的,包括研发设计、施工等,可以提供全方位的服务。而“一带一路”沿线不少国家在交通基建方面比较落后,对交通基建方面的需求很大。“要想富先修路”,随着基建的推进和提升,有利于改善和创造其贸易和营商环境。
新京报:除了交通基建,还有哪些经贸合作机会?
张建平: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是全方位的合作,只不过基建先行。随着基建的进行,会带动中国更多的后续投资,比如装备、技术等,本身就能产生巨大的市场需求。在基建投资的基础上,一二三产业全方位推进,包括农业、技术工业、加工工业、高新技术产业、旅游业、文化等服务产业,所有的行业都能在“一带一路”合作的框架下找到用武之地。
“一带一路”提升人民币国际化水平
新京报:货币流通方面,如何借助“一带一路”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张建平:人民币国际化与“一带一路”是相辅相成的过程,人民币国际化在“一带一路”上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目前,中国与很多“一带一路”国家签署货币互换协议。如此一来,上述国家就可以用人民币来交易,规避美元的波动与风险。这个程度越高,人民币的国际化程度就越高。当然,人民币也需要自身的改革。
新京报:总的来说,你认为一带一路前景如何?
张建平:“一带一路”的理念和定位、内涵已经被国际社会尤其是联合国和重要的国际金融组织认可,比如IMF和WTO,它现在变成了重要的区域经济平台,也为全球经济治理探索了新的模式和道路,所以,我相信一带一路有非常好的前景。给区域治理和全球增长注入新的动力。
新京报记者 金彧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