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2:社论·来信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02:社论·来信
上一篇  下一篇

预测GDP果真就没意义?

2017年06月30日 星期五 新京报
分享:

  ■ 观察家

  

  一个小学生都懂的道理是:没有“数量”哪里来的“质量”啊?

  展望未来中国经济,到底应不应该把目光聚焦在GDP数字上?在6月28日的大连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展开了一场辩论。辩论的一方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原副总裁朱民、清华大学教授李稻葵两位经济学家;另一方是一位前国企老总——中石化前董事长傅成玉。

  两位经济学家几乎不约而同地预测今年中国的GDP将维持在6.7%,李稻葵甚至表示,如无意外,明年中国GDP可以达到6.9%。紧随两位经济学家发言的傅成玉则直言,“我觉得你们讨论这些问题好像没多大意思”、“数字最没有意义。”

  GDP可以说是一个不需要注解的外来经济学名称,几乎妇孺皆知;也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中最重要的指标。但它恐怕也是经济学概念中最具争议的一个概念。

  围绕GDP是否能反映真实的经济状况等争议,无论是在学界或者实业界,无论是国际或者中国,从来没有停歇过。

  略有不同的是,在中国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GDP的“有效性”包括了对就业、经济是否触底等准确预判有着特殊意义。良好的数据肯定是社会福利之母,没有一定的增速和总量,绝对无法包容就业、居民收入等民生福利。

  当下,全世界范围的经济体都依赖“GDP”评价。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状况,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更好替代“GDP”的经济指标。一个小学生都懂的道理是:没有“数量”哪里来的“质量”啊?

  但GDP数字也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它统计不出国民的幸福指数。

  我们也应看到,没有人情味的GDP数字,无法统计环境破坏等所带来的损失。比如,环境破坏和环境治理可以产生两份GDP。

  GDP无法统计民众的“幸福感”。其中的道理也很简单,GDP数字很高的国家和地区不一定有“幸福”,因为财富并不必然带来“幸福感”;但GDP数字太低的国家和地区通常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幸福”,通常意味着贫困、失业、社会缺乏活力,民众缺乏“获得感”。

  窃以为,在经济转型阶段,我们既要追求GDP的“质”与“量”,还要引入一些民众“获得感”等幸福评价指数,并结合民生化指数进行量化,多元化评价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这恐怕才是看待这次争辩GDP的正确态度。

  □盘和林(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博士后)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