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2:经济时评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02:经济时评
下一篇

观点争锋

2017年08月09日 星期三 新京报
分享:
新京报漫画/许英剑

  【编者按】 “现象级”成为公众对近日突破35亿元票房的《战狼2》描述最多的词汇,达到这一数字,吴京只用了13天。8月8日,有媒体报道称,一部《战狼2》的票房收入超过2016年7成A股上市公司年度营收。在持续刷新的票房纪录之下,影片出资方北京文化迎来两涨停,5位高管却在此时“碰巧”减持,上述种种似乎又在逼迫着我们多些冷静。《战狼2》何以如此火热?以影片IP为代表的娱乐产业兴盛意味着什么?爆款背后,又是否需要我们停下来看一看?

  【热点聚焦】

  透视《战狼2》:“轻资产消费”成大势

  截至8月8日,《战狼2》票房破35亿元,有机构预测称,《战狼2》总票房或可达到51.59亿元。有媒体从A股市场角度对此进行了解读:按照8月7日的34亿元票房计算,已超过A股市场2319家公司2016年营业收入。这意味着,2300多家公司一年收入不抵一部电影。

  事实上,《战狼2》更是一个现象级电影,不可复制。加之电影等文化产品的效果很难预测,多年难有一部这样的“验钞机”,亏损或保本居多,因此这种比较并不具备科学性。

  但是,这种统计并非没有意义,它透露出一个重要消费信号:我国居民将更多资金用于大文化产业,将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不可逆转的消费新趋势。事实上,不仅大文化产业消费增长显著,整个居民消费逐渐向轻资产化转型,呈现显著“脱实向虚”特征——食物、汽车等实物消费的比重显著下降,文化、服务等所谓非实物消费则在快速上升。

  19世纪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发现:一个家庭的收入越少,家庭收入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比例就越大,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收入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份额则会下降。推而广之,一个国家越穷,每个国民的平均收入中用于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比例就越大,随着国家的富裕,这个比例呈下降趋势。这即是“恩格尔定律”现象。

  因此,与金融领域“脱实向虚”会引发担忧不同,消费结构中的“脱实向虚”实则折射出经济社会发展的现代化和高级化。这是居民收入增长所带来的趋势,也意味着居民福利在不断提升。

  我国也是如此。经济起步阶段,我国家庭收入绝大多数支出用于“养家糊口”等温饱消费,之后逐渐向轻工业产品、重工业中的耐用品转移,现在则更多用于旅游、教育、文化休闲产品消费。

  据国家统计局2017年上半年数据显示,全国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消费支出2678元,增长5.6%,占人均消费支出比重30.3%;全国居民人均衣着消费支出668元,增长2.4%,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7.6%。人均交通通信消费支出、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其他用品和服务消费等增长均在10%以上,占整个消费支出50%以上。消费升级类商品销售增长较快,文化办公用品增长11.8%,体育娱乐用品增长17.1%。

  2016年我国服务业占GDP比重已上升为51.6%,种种数据表明我国居民消费呈现出“轻型化”的特点。

  消费结构的“轻型化”与“脱实向虚”对实体经济并非坏消息。制造业等实体经济可以“服务化”来增加产品附加值。所谓制造业服务化,就是将价值链由以制造为中心向以服务为中心转变,毕竟实物消费的增长空间有限,但居民的“有钱任性”却能为制造业打开新的利润增长点。在欧洲全部制造企业中,服务化的比重平均占6%左右,而我国不到1%,增长空间巨大。

  《战狼2》还有一个有意思的插曲。8月7日下午,贵州茅台集团致信吴京,对他为“中国制造”的大力推介(无偿的)表示衷心感谢。影片中大量有关茅台和北京吉普的镜头,不仅“让世界见识到真正的中国制造”,更为“中国制造”增添了不少“硬汉”文化元素,让实物产品植入了精神享受等消费元素。识时务者为俊杰,如何搭上大文化产业快车、顺应消费者偏好改变、融入新的消费元素,都是值得实体经济急需深思的话题。

  □盘和林(财政部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博士后)

  【冷眼旁观】

  高管减持:“火热”《战狼2》到了“冷思考”之时

  截至8月8日,据CBO实时票房榜显示,正在热映的《战狼2》在上映第13天达到35亿票房,打破《美人鱼》所创33.92亿元。在银幕一片“小鲜肉”泛滥的背景下,《战狼2》以硬汉形象和爱国情怀为卖点,得到了观众普遍认可。随着影片的火爆,也使参与这部影片制作、发行的各相关企业都获得巨大的收益。

  以参与《战狼2》发行的上市公司北京文化来说,根据事先协议,《战狼2》票房收入达到30亿元时,北京文化可得到2亿元分成。因此,在影片上映以后的10多天,虽然只有8个交易日,但北京文化累计的涨幅已经高达56%,市值增加55亿元。随着股价的暴涨,北京文化的高管却坐不住了:8月7日,公司发布公告,称5位高管拟于15个交易日内减持部分股票,合计不超过134.65万股。

  上市公司高管减持股票,在近期的A股市场颇为敏感。由于是在大盘相对低迷,减持成为众矢之的,证监会对原有减持规定做出修改之际。不过,股份减持是高管的基本权利,只要没有违反相关规定,减持并无不妥。尽管几位高管对减持的说法是“自身资金安排需要”,回避了《战狼2》票房爆棚给公司带来的股票暴涨客观事实,但即便他们确有这样的动机,减持本身对他们也符合经济理性。

  然而,在票房走热的当下,股东减持公司股票,还是给我们提了个醒:我们是否有必要做些冷思考?事实上,对于电影产业的证券化,业内可谓“爱之深、恨之切”。一部电影成为爆款获得资本青睐,在市场推助下,“风口上的猪”并不少见。

  2015年,随着《捉妖记》《寻龙诀》《港囧》等“10亿+”的走红,吸引资本从其他领域大量涌入,促生了中国电影的IP年,诸多电影虽质量堪忧,但顶着IP的帽子轻松破亿。资本泡沫,终于在2016年由《叶问3》票房造假引发的快鹿集团垮塌而被戳破。当时,快鹿集团买断《叶问3》发行权,将影片版权、票房收益打包成金融产品出售,以期通过高票房提升金融产品收益和二级市场股价,撬动几倍于票房的收益。最终以挤兑风波与实控人远出海外而告终。

  随着信息壁垒的日益削弱,任何爆款在资本市场都可能被放大。票房与口碑双丰收已肯定了《战狼2》的本身质量,但随之而起资本火热,是否需要我们多些“冷眼旁观”?事实上,北京文化能借助《战狼2》的走红获得巨额收益,是多重因素耦合的结果。

  比如,电影上映恰逢建军节和中印边境事件,使战争题材影片得到额外关注。但这种有利因素并不会长期存在,在该股短期内涨幅已超50%的情况下,还有多少上涨潜力,公司高管的减持事实上给了投资者一个参考坐标。至于这种判断是否准确,还有待检验。

  无论是当年的快鹿事件,还是此前出现的多起娱乐文化类影视公司“空手套白狼”等事件,让优质影片的生产更加“纠结”。资本赋予了生产方优质内容提供的可能,却也为投机心理创生空间。

  资本市场是一个法制市场,对于发生在市场中的任何事件,我们需要以法律准绳为判断。要改变这种现象,毕竟不能寄希望于个体的“经济人”道德作用,而是需要更高层面的权力机构看到法律不足,及时填补漏洞。这才是基于契约精神所构建的现代资本市场中,“经济人”与市场博弈所产生的魅力。

  □周俊生(财经评论人)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