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9:北京新闻·城事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09:北京新闻·城事
下一篇

东城试点垃圾分类智能系统

有专人引导居民垃圾分类,可扫二维码积分,现场兑换生活用品;效果好拟全区推广

2017年08月11日 星期五 新京报
分享:
8月10日,崇东社区,垃圾分类引导员正用电子秤为居民称厨余垃圾重量。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摄

  新京报讯 (记者郭超)居民将垃圾分类后投放到专用的垃圾桶站,按垃圾重量扫码积分,随后可凭积分兑换米面油等生活用品。记者昨日获悉,全市首个垃圾分类智能系统在东城区试点取得初步成效,这套结合了人工引导和智能积分的系统,有望解决垃圾分类不彻底的难题。

  专人引导居民分类

  崇外街道崇东社区北门外,一个封闭的外罩,里面分成三个垃圾倾倒格,每一格储存不同种类的垃圾,分别为餐厨垃圾、可回收垃圾及其他垃圾。这种半智能的垃圾桶站上有一个红色按钮,居民在倾倒垃圾时如需协助,可以按下这个按钮,附近的垃圾分类指导员会在两分钟内赶到,帮助居民分类、倾倒,并按积分换礼品的政策对垃圾进行计重。

  据崇东社区垃圾分类项目经理陈龙介绍,以往主要靠分发垃圾分类袋、设置分类垃圾桶的方式引导居民对垃圾进行分类,但效果并不理想。此次试点初期,依然采用积分换礼品的引导方式,他们总结以前经验,采用更方便居民的扫码积分方式,只要居民积分达到一定数量,就能根据其需要兑换礼品,“我们的礼品基本都是居民家里用得着的,有洗洁精、雨伞、抽纸、肥皂、香油、大米等。”陈龙以现在的积分换礼品政策为记者算了一笔账,0.25公斤至1公斤厨余垃圾积2分,1公斤至1.5公斤积3分,1.5公斤以上积5分,以一个家庭正常做饭的厨余垃圾估算,大概一个月到一个半月坚持垃圾分类,就能用积分兑换一袋大米。

  年内或向全区推广

  此次试点从东城区崇东社区、崇西社区开始,先期投放了20组垃圾桶站,每个垃圾分类指导员负责4个,这样他们就能快速响应居民的呼叫。崇外街道副主任肖华强介绍,崇东、崇西社区属于老旧社区,今年5月开展智能垃圾分类试点以来效果不错,截至7月底,这两个社区产生的厨余垃圾分出收集量由原来的平均每月0公斤迅速上升至现阶段的每月39333公斤,垃圾分类精准率和收集率明显提升。社区居民垃圾分类知晓率达到95%以上,每月定时开展垃圾分类积分换礼活动,极大调动了居民对垃圾分类的积极性。

  肖华强表示,崇外街道计划年底实现辖区智能垃圾分类全覆盖。

  东城区城管委市容科负责人孙治中介绍,东城开展垃圾分类工作比较早,以前做过217个小区,覆盖11万户居民。他们在工作中发现,居民自主分类积极性不高,主要原因是不熟悉分类方式,积分换礼品方式不方便。现在,这些小礼品就是居民日常用得着的东西,兑换更方便。据他了解,项目运营单位还考虑将社区服务融合到垃圾分类奖励中来,居民用积分还可以换社区的一些上门家政服务。

  孙治中说,这种垃圾分类智能系统在全市还是首个试点,如果效果不错,会先在东城区范围推开,尤其是向没有物业的老旧小区推广。

  ■ 相关新闻

  东城区党政机关带头落实垃圾强制分类

  东城区877家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将率先开始垃圾强制分类。上述单位产生的垃圾按照可回收物、餐厨垃圾、其他垃圾等三类进行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并在9月底前落实垃圾强制分类。

  这意味着,这些单位产生的垃圾需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并分类处理。东城区城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对于废纸等可回收物,将由再生资源回收企业进行收集运输。餐厨垃圾则由区城管委运行中心上门收运并进行资源化处理,其他垃圾则由环卫作业单位负责收运至区属密闭式清洁站,并外运处理。

  东城区城管委市容科负责人孙治中介绍,在东城试点的垃圾分类桶站,目前也是针对厨余垃圾进行积分奖励。“当务之急是解决厨余垃圾的去向,回收的垃圾专业机构会进行环保化的再利用。”垃圾分类试点项目采用的是政府购买服务,由社会专业机构实施。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