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2:社论·来信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02:社论·来信
下一篇

刷脸时代,隐私保护应未雨绸缪

2017年09月15日 星期五 新京报
分享:

  ■ 社论

  任何新技术都可能是双刃剑,在传递“黑科技”的同时,我们该如何防范其中潜藏的安全隐患?

  一个刷脸的时代,说来就来了。

  据媒体报道,此前,中国农业银行已在贵阳两台自助取款机上线“刷脸取款”,用户站在ATM机前,看一眼摄像头,再输入手机号、取款金额、密码,自动吐钞,拿走现金。据悉,该功能将在贵阳进行大面积覆盖,在今年年底实现全省覆盖。此外,招商银行2016年也在全国106个城市近千台ATM机上实现了“刷脸”取款。

  而就在9月13日凌晨,苹果新品发布iPhone X,新功能“Face ID”尤为引人瞩目。以后,无论解锁iPhone X或用它进行支付,看一眼手机就可以了。

  在这个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大爆发的时代,苹果将指纹识别改为红外线面部识别。在未来,“看脸”带来的人工智能技术演进,将因为苹果的推动而拥有无限的想象空间。

  只是,当舆论都在为“人脸识别”叫好时,或许也该问一问,刷脸安全吗?任何新技术都可能是双刃剑,在传递“黑科技”的同时,我们该如何防范其中潜藏的安全隐患?

  “人脸识别”就好比是一把芝麻开门的钥匙,开启系统,进入应用,或者以“刷脸”作为一种支付路径,而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大量的用户“人脸”信息被采集并储存。不只苹果系统,其他与之连通的商业机构、组织等均有可能“正当”地获取众人的个人信息。这本身就是一个庞大的个人“生物特征”标本库。

  这个标本库里收录的信息是全方位的,你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手机号、邮箱……还有你的脸,甚至还包括你不同情境状态下的情绪等,都被整合在一起。在信息即价值的时代,这样精准、翔实的“立体”资料,也必将成为各方环伺围猎的目标物。

  并不是说,“人脸”被收录就必然指向泄漏,乃至被别有用心者倒卖,或被用来行骗牟利。只是刷脸技术的成熟,让我们真正进入了一个“弱隐私”时代。一旦用户的账户信息以及人脸特征同时外泄,利用“人脸识别”技术将个人财产转移,并非天方夜谭。此前,因个人信息泄漏而导致的诈骗事件并不鲜见。

  事实上,有关“人脸识别”商业化所涉及的隐私问题一直备受争议。既然一个手机号码都可以搞出那么多诈骗花样,更不要说独一无二的“人脸”了。这也导致在当下一些商业应用中,“人脸”并非单一路径,以农行“刷脸取款”为例,刷脸之外,用户还需要输入手机号码或身份证号进行身份确认,最后再依靠密钥进行取款。苹果将来的支付,相信也会设置一定的保障措施。

  目前,在“人脸识别”技术领域,我国尚无相应的安全监管机制。这可能与这一技术还不普及、公众以及管理部门认知度不高有关系,但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人脸识别”注定会成为公民日常生活的常态。理应及早未雨绸缪,预作防范。等到出现问题与危机才来介入,那不仅会影响技术的演进,也会提高社会成本。

  用户的隐私保护,不能全靠企业的良心。在一个新技术日新月异、个人信息收录十分便捷的时代,如何看好我们的脸、保护好公民的个人隐私,不仅民众个体要多一些戒备与防范意识,企业也应该多一些技术层面的保障措施,监管也要及时跟进。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