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追本溯源
高校鄙视链的实质,是一种变相的出身论,是一种表现在学历上的血统论。
近日,一篇题为《对不起,我本科不是北大的!》的文章在网络热传。作者名叫丁鹏,硕士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本科毕业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管理工程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任《诗刊》社编辑。
丁鹏在文章中说,龚自珍在百年前呼唤“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为什么今天反而会有所谓的高校鄙视链?对不起,我本科不是北大的!但我的本科也是我的青春,也是我一生的财富,也是我的母校,我同样热爱它。我不会因外界的影响而妄自菲薄,也不会因外界的影响而数典忘祖。
所谓的高校鄙视链,大约指的是“清华北大>985>211>一本>二本>三本>专科”。近几年,虽然国家出台政策禁止招聘时出现“985/211”,可是,仍有许多单位挂着“非985/211不招”的牌子。
有的即使没有明说,这条鄙视链依然会隐藏在用人单位的心里,而且,可以想见,这样的现实不会因为丁鹏的一篇文章就改变多少,所谓的高校鄙视链会依然存在并将长期存在。
高校鄙视链的实质,是一种变相的出身论,是一种表现在学历上的血统论,其弊端是显而易见的,它会影响乃至破坏自由、公平、创新的学术环境,还会束缚、限制各类人才成长和发展的空间,甚至成为阶层固化的催化剂。
不过,高校鄙视链的形成并非空穴来风。名校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积累的声望和地位,已经成为人才市场中的“驰名商标”,一定程度上也是人才质量的保证,用人单位直奔名牌而去,既减少了搜寻、考查人才所需的成本,也降低了用人的风险,还提高了自身的声誉,一举数得,何乐而不为。
值得注意的是,类似高校鄙视链这种变相的出身论,出现的次数越来越频密。
如前些年大热的网文,一篇是《我用了18年,才可以和你一起喝咖啡》,这是高考改变命运的写照;还有一篇《我用了18年,还是不能和你一起喝咖啡》,讲的是读完大学后还是生活窘迫,反映了由于家庭出身不同而带来的巨大差距。
再如,今年北京高考文科状元熊轩昂的一番话更是发人深省,“农村地区的孩子,越来越难考上好的大学”“像我这种中产阶级的孩子,衣食无忧的,而且家长也都是知识分子,而且还生在大都市”“现在的状元都是这种家里又好又厉害的。”
出身论问题频发的根本原因,是代际之间的社会壁垒,造成了教育等社会资源的分配不均,通过自身努力改变身份的途径呈压缩、局限之势,进而阻碍社会和阶层流动,甚至造成社会各群体之间的裂痕扩大。应当说,社会阶层的上升渠道总体是增加的,可是,随着时代的变化,阶层流动的预期与现实之间的落差变大,人们的社会意识和权利意识提出的要求,已经超过了社会改革的发展。
如果这种状况长期得不到改变,如果类似高校鄙视链这种出身论问题越来越多,不但不利于社会阶层的合理流动,也会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这恐怕才是高校鄙视链带给我们的真问题。
□赵清源(媒体人)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