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吕”?法官“醉得不轻”
湖南永州东安县法院某法官“醉卧法庭”事件风波未定,该法院又被网友曝出“奇葩裁定书”:被执行人“彭志杰”“严洁”被写成“彭志洁”、“严杰”,性别“女”错成了“吕”,“东安县”错成了“东这县”。短短百余字的裁定书,竟出现7处错误。
一个县的法院,连续曝出低级丑闻,不是处分当事法官就能平息舆论质疑的;醉酒开庭、“奇葩裁定书”背后的深层问题,不应回避。这种儿戏司法的作风,究竟是当地个别法官的问题,还是在基层法院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舆论更为关注。
“醉卧法庭”的法官将被清除出法官队伍,这个结局是合理的。可拿司法文书、司法公信不当回事的“错字法官”,仅受到警告处分,显得轻了些。另外,相关领导是不是也该严肃追责?毕竟这种飘浮的作风,不是处理一两个“晕”法官就能扭转的。 □马涤明(职员)
汰换庸官关键在精准识证
据央视报道,在河北776名领导干部因懒政怠政、能力素质差、群众满意度低等原因被认定为“不适宜担任现职”,受到组织调整,实现了干部“既能上又能下”。
河北汰换776名庸官,大快人心。庸官在其位不谋其政,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甚至不撞钟),其危害不亚于腐官。惩腐当然重要,治庸也势在必行。
汰换庸官的关键在于精准地识证庸官。官员这么多,到底哪些人是庸官呢?由谁来发现、认定庸官?按照什么流程来认定庸官?在我看来,针对庸官也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认定机制,根据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岗位、每一个官员的工作目标、考核目标,明确“庸官”的具体标准、认定程序、认定主体。在识证庸官时,除了要看官员的现实表现和工作实绩,还要听取管理服务对象的意见,这样的综合评定更全面,更准确,更公平。 □李英锋(律师)
医院排行榜可多些患者视角
复旦版《2016年度中国医院排行榜》和《2016年度中国医院专科声誉排行榜》11日在上海市发布,全国共有100家医院进入“复旦版排行榜”。
由于有比较科学的流程、诸多技术指标支撑,这几年复旦版排行榜在业内具有较高认可度。但患者在选择医院时,要考虑技术、地理位置、服务态度、医疗费用、医保报销比例等多种因素。只将技术作为唯一参考,医院排行榜就谈不上是看病指南,甚至会加重扎堆看病现象。
因此要想医院排行榜对患者更有指导性,就应确立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让排名方式与患者的诊疗习惯相衔接,与医改举措相适应。
当前,我国正大力推行分级诊疗,医院排行榜其实与分级诊疗的要求相违背。若想让医院排行榜更接地气,就应在排行榜当中体现分级诊疗思维,比如分区域推出一二级医院综合实力等,让患者可以根据自身病情等级,选择最适合个人病情的医院。这样的排行榜才具有更高的实用价值。 □罗志华(医生)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