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 昨日,美股遭遇“黑色星期一”。道指创历史最大单日下跌数字,盘中一度狂泻近1600点;美股单日蒸发逾1万亿美元市值。亚太股市亦受重挫,日股盘中一度大跌7%。是什么造成了全球市场的哀鸿一片?A股投资者又当何去何从?
【建言】
全球股市大跌,“股投不炒”是应对良策
美股创出史上最大单日跌幅后,投资者最担心的就是长达十年的美股牛市是否宣告终结。若真如此,全球股市难免也会受到影响。2月6日,沪深股市皆放量大跌,投资者避险心理初现。那么,A股投资者应该如何认识全球市场大跌,防范回调风险?
美股大跌,原因是多重共振,加息预期、美国国债收益率大幅上升、股市经历长期牛市、估值处于相对高位。流动性宽松下的货币泛滥助长了美股的牛市,而在美联储回收流动性、叠加美债收益率上升的反向过程中,美股长牛基础或已不再。
不过,美股暴跌必然导致A股大幅调整吗?这种影响可能只是短中期,美股的猝然下跌可能只有第一波会对A股构成冲击。事实上,美股暴跌也好,牛市终结也好,都难以导致A股大幅调整,原因在于:
其一,A股整体估值相对合理。整体上,美国标普500指数、道琼斯指数目前滚动市盈率分别为23.8倍、24.2倍,处于2007年以来历史高位,美股回调也有消化估值的因素。而上证综指、沪深300目前滚动市盈率分别为16.6倍、15.5倍,均处于历史中低水平。
其二,A股是典型的结构性行情,并无全面泡沫化特征。蓝筹股已走了一年多牛市,不少股已经翻番甚至翻了几番。但大部分中小盘股票却是走熊二年多,与大盘走势相背离。目前,消费类白马蓝筹股已基本与国际估值接轨,但金融、周期类蓝筹股估值相对不高。而创业板目前四十多倍的整体市盈率水平,虽难说便宜,但不再具备2015年那样异常大幅波动的基础。
其三,A股杠杆水平已大幅下降。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公布数据,2017年底证券期货经营机构资管规模合计为29.03万亿元,较2016年底大幅缩水4.43万亿元,跌幅达到13.24%。在经历去杠杆、去通道以后,A股由杠杆强平导致的系统性风险大幅下降。清理信托杠杆资金有缓冲期、股权质押新规将于3月12日起正式实施,其实都有利于A股在降杠杆的同时进一步消除系统性风险。
其四,严监管使A股市场生态得到重塑。通过对市场操纵、内幕交易等的打击,盛行多年的过度投机文化已没有市场。被投资者和游资追捧的炒新、炒小、炒壳等恶炒文化受到遏制。价值投资理念逐渐成为市场主流,高分红、业绩稳定增长的公司受到市场重视。而垃圾题材股、壳资源股逐渐边缘化,股价低于1元的“仙股”也开始出现。可以说,目前的市场氛围与2015年股市异常波动时已不可同日而语,对过度投机文化的隔离可有效防护市场免受股灾冲击。
尽管A股存在以上优势,但个股的局部性风险却不得不防。2月6日,A股依然超过400只个股跌停,估值较高的创业板、次新股指数受到重挫。其实,在美股暴跌之前,A股在上周就出现了好久不见的个股闪崩现象。业绩预亏、预降、业绩下修、高比例股权质押、限售股解禁、各种黑天鹅事件,都成了投资者的“地雷”。
在美股暴跌引发的全球大跌面前,选择正确的投资策略至关重要。除了进行风控之外,坚守价值投资恐怕是从容应对暴跌、闪崩的良策。投资要守正出奇,价值投资重剑无锋。走出过度投机,走向价值投资,才是以后A股的投资正途。应该坚持业绩+估值的主线,在合理价位买入估值低、业绩增长的好股票。
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股市也不是用来炒的,是用来价值投资的,是用来长期持有绩优低估值公司的,用时间来分享低估值绩优股的成长红利。一如“房住不炒”,A股投资者也应该“股投不炒”,坚持价值投资,远离恶炒和过度投机。在暴跌、闪崩面前,投资者更是应该远离那些垃圾题材股和“妖股”。□朱邦凌(财经评论人)
【全球】
美股“黑色星期一”,鲍威尔的“不信任投票”
美国股市在本周一出现了“黑色星期一”。道琼斯指数盘中一度狂泻1600点,放大了上周五已出现的重挫势头。截至收盘,美股已创下历史最大单日跌幅。作为全球股市“领头羊”,美股闪崩带动全球股市迅速进入“黑暗隧道”,各国股市掉头向下,日本股市更是遭遇了2016年11月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
10年前,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时,美股虽也遭重创,但它也是最早恢复正常的市场,这表明美国经济所具有的自我修复能力。更神奇的是,自2016年美国开始新一轮总统竞选,特朗普鼓吹的经济保守主义虽遭到美国乃至全球的激烈抨击,但在股市上却出现了良好反应。特朗普当选后,白宫推出的一系列政策,与奥巴马政府出现逆反,并因此引起各国批评,但由于其有利于美国经济振兴,特别是大幅减税,吸引了大型跨国企业回迁美国,也为股市注入了强劲炒作动力。
因此,特朗普执政一年多来,美国股市高歌猛进,几乎没有像样的回调,堪称“特朗普牛市”。
虽然这一波“特朗普牛市”并不完全是凌空蹈虚,但股市向来有提前炒作的特点,即便特朗普政策对美股确实能产生利好效应,那么近一年的反复炒作,基本也已耗尽,至于减税等也要一段时间后才能逐渐反映。
因此,其实美国股市随时都有“多翻空”的可能性,关键只在何时触发——此时,美联储主席换人,提供了机会。
2月5日,鲍威尔宣誓就任美联储第16任主席。在他之前,耶伦曾多次推动美联储加息,这曾被视为对特朗普经济政策不友好的动作,但碍于耶伦即将下台,她与特朗普的抗衡难以持久,这一重要因素成为了炒作主力致使美股不断冲高。
然而,随着鲍威尔的就任,上述利好驱动力也走向尽头。
不仅如此,利空也随之出现。鲍威尔虽为特朗普“钦点”,却并不意味着从此美联储就在特朗普的掌控之中。甚至可能会延续耶伦的货币政策,继续加息,以对冲特朗普税改政策可能引发的联邦预算赤字上升和通货膨胀风险。
不过,在美国政府债务高企的背景下,无论鲍威尔是采取宽松政策激进加息、还是收紧手段缩减资产负债表,都可能会对金融市场造成巨大冲击。
因此,不管他是否延续耶伦政策,都面临两难处境。美股在此时恰逢其时出现“多翻空”行情,也正常不过。
从某种角度上说,这是鲍威尔遭遇的一场“不信任投票”。
但是,就像没有久涨不跌的股市,也不可能有久跌不涨的股市。“黑色星期一”爆发以后,美国副总统彭斯的表态,这“很可能只是我们股市的起起伏伏”,“美国经济的基本面依然强劲。”可以预期,只要特朗普的政策能够顺利推行,美国股市就不会有大的危机。倒是深受美国股市影响的各国股市,美国股市强劲上涨的时候受益不多,出现闪崩行情却跟随闪崩,显示出市场的高度脆弱。如何改变这种状况,才是振兴经济需要深思的问题。 □周俊生(财经评论人)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