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之言
在后工业社会,消费行为本身过于强烈的目的性正在退场;追求生命的意义,顺便发生必要消费,将是未来消费的主要方式。
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17年通过“推动传统消费提档升级、新兴消费快速兴起”,“服务新业态新模式异军突起,促进了各行业融合升级”,并建议2018年“运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那么,究竟如何“提升传统产业”?
长期以来,我们对产业足够重视,对业态却不够。产业界视业态为产业之末,政府除此之外可能把业态作为保障民生的一项内容,社会则分不清产业和业态。实际上,业态是产业链、供应链整合与融合的关键。
业态一词起源于日本零售业,意为营业的形态。其在中国被进一步发扬光大,渐有产业形态之义。我国从零售业开始引用这一概念,随后不断扩大,住宿、餐饮、文化创意、互联网等行业使用也日益频繁,俨然在发生一场业态革命。
业态革命的本质在于:与消费者亲密接触的行业走在前面——消费者开始用自己的钱投票,直接决定业态,进而影响产业。比如互联网外卖的兴起,直接导致了方便面工业和肉类加工业的全面萎缩。比如网约车和共享单车都是传统产业新业态,分别是出租汽车和公共自行车的互联网化。网约车刚出现时,出租车生意大受影响;共享单车出现时,出租车的短程生意更显严峻。共享消费理念和共享消费方式深刻影响了我们的出行方式。
业态革命带来的结果是,模仿型、排浪式消费已经结束,个性化消费成为主流。过去,订快餐,和飞机、火车上的盒饭差不多,现在的互联网外卖,万能的备注栏可以提任何要求。
个性化消费,意味着生产的小批量化,这是传统大工业开始被消费者瓦解的前奏。经典经济学教材说,批量和成本成反比。既要小批量又要低成本,似乎是一个“死结”,这是因为以前的技术研发主要是由大工业生产者主导的,若换作以消费为主导,则小批量、相对低成本没有什么不可能,比如3D打印、智能制造就是小批量、低成本生产的利器。
小批量、低成本制造技术兴起后,工业形态也将发生质的变化:都市化工业将与服务业日益融合,难分彼此,以交易为基础的产业链将向以合作为基础供应链转变:从研发、生产到消费各环节分工将越来越精细,融合也将日益加深。
以食品工业和餐饮业为例,这原本都是满足吃的需求的行业,前者属生产端,后者近消费端。但为便于管理,传统的产业体系将其人为分割开来。如有关标准规定,食品添加剂禁止在餐饮行业使用。但是,餐饮业对食品添加剂是有强烈需求的,使其常常突破监管,严重威胁食品安全。
其实,如能打通生产端和消费端,添加剂总体使用量必将大减,食品安全更有保障。我国食品流通应对恶劣的物流环境有两个基本的办法:一是大量使用防腐剂、添加剂,二是依赖高温杀菌生产工艺。这两个办法都严重破坏食物营养和口味,长期消费对人健康不利。西方发达国家则主要通过改善流通环境、建设完善的冷链物流设施确保食品安全。食品从田野到餐桌的过程比较短、变质比较慢,生产过程就可以不用那么依赖添加剂和高温工艺,自然就会更安全。
在产业规划中,通常把工业和服务业对立起来,都希望把工业、低端产业转移到别处,把服务业、高端产业吸引到自己的地盘。其实,工业和服务业是相辅相成的。比如,餐饮工业化程度越高,餐饮门店经营就会越简单,就可以有更丰富的业态形式,嵌入到越多场景中。现在,在大型购物中心、商业综合体、火车站、飞机场等公共场所配置的餐饮业态主要是简餐和快餐,禁明火、无厨师、主要依赖操作简易的专用设备是其突出特征。
当一种业态可以做到极简,就更容易与其他行业或业态发生结合,形成更多新业态。比如,当上述餐饮实现了极简化之后,与书店、酒吧、音乐厅、主题会所相结合,后者可更加专注于打造自己更加擅长的文化氛围,吸引凝聚一个小社群。一个个有着小相同、大不同意趣的社群,就此可形成一个社会生态。而以社会生态为基础,形成相应的产业生态,这便是产业的未来。
社会日益多元化、社群化,是消费方式个性化、多元化的社会基础。在消费品绝对短缺和结构性短缺时代,消费本身就是生活的直接目的,所以产生了很多购物狂、非理性消费等现象。但在工业化后期和后工业社会,消费行为本身过于强烈的目的性正在退场。追求生命的意义,顺便发生必要消费,将是未来消费的主要方式。
□单红松(城市中国研究院执行院长)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