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4:专栏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04:专栏
上一篇  下一篇

让2000万人享受大病保险,为重症患者兜底

2018年03月23日 星期五 新京报
分享:

  医声正议

  打败大病带来的外延损害,除了政策层面的对症施治,还需动用更多的社会资源综合施策。

  3月20日上午,李克强总理答中外记者问。在谈到加强大病救治、杜绝因病返贫问题时,李克强总理讲述了自己一次调研时的感受:

  “今年春节前我到地方调研慰问,路过一个贫困人口家庭,临时进去,看到老人有大病,也有医保卡,但还是不敢去看。这个情景至今挥之不去。的确,常说病来如山倒,我们就是要运用大病保险等多种制度,不让一个人患大病,全家都倒下。”

  贫困老人大病在身,有了医保卡却仍不敢去看,李克强总理提到的这个情节,最直观地反映了很多人,特别是贫困人口在大病面前的无奈境遇。

  医保参保人数超13亿,基本实现全覆盖;2017年已建立比较完善的大病保险制度……如今,我国医保制度渐趋完善,“看病难”问题得到了极大地缓解,但“贫困老人有大病不敢医”仍表明,“大病都有所医”依旧是个难题。突如其来的大病,对于很多家庭尤其是贫困家庭来说,仍是“生命不可承受之重”。

  在此背景下,李克强总理提出,要提高财政对基本医保的补助资金,其中一半用于大病保险,至少要使2000万人以上能够享受大病保险,也是有的放矢。这份表态,传递出本届政府解决大病对一般家庭产生灾害性损害的决心,切中了要害,也鼓舞人心。

  但也正如总理提到的,我国毕竟是个人口大国,不但有3000万贫困人口需要政策阳光的照拂,即便许多迈入小康门槛的普通家庭,其抵御大病的能力也亟待加强。

  所以,打败大病带来的外延损害,仍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除了政策层面的对症施治,还需动用更多的社会资源,共同搭建抵御大病损害的坚实城墙。

  首先,需要尽快发挥商业保险的作用。现有的各类基本医疗保险,从筹款的源头和力度,决定了其只能充当基本医疗保险的作用,不可能也不应该将保障的温暖送到方方面面。而大病之所以大,就是因为治疗复杂而昂贵,这就跳出了基本保障的范畴。

  国际上的通行做法是把相关责任交给商业保险。国家另行筹措一部分资金,专门为买不起商业保险的贫困人口提供帮助。

  这其实与总理说的“把一般资金用于2000万贫困人口”的理念相通。这经得起可行性考量:很多家庭都能接受每年花费数千元为汽车购买保险,为潜在的大病购买商业保险,只是一个理念的问题。

  其次,还要做好医疗资源的合理使用,也就是合理节流。

  目前,我们国家医疗服务过程中的按项目付费的方式,催生出大处方大医疗的问题,实际上造成了很大的资源浪费。

  如果能适时理顺医疗价格,推出按病种付费,引导医疗机构合理医疗,减少大病医疗的整体花费,提高医疗效果。不但能够让国家有限的投入效益最大化,也能有效缓解大病的实际伤害。

  大病是人之大不幸。但社会之为社会,就在于能为无力自救者兜底。只要能建立更加广泛的保障体系,依靠更加有效的政策,大病给一个家庭造成一夜回到解放前式的苦难,必能发生根本改变。

  □郑山海(医生)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