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议论风生
科研成果倘若盲目追求造新词、博眼球,不仅会损害科研的严谨性,也会加剧公众和科学之间的认知鸿沟。
前段时间,关于“种植1亿亩海水稻,每年能多养活8000万人”的消息曾刷屏。但近日,水稻栽培专家凌启鸿执笔的《盐碱地种稻有关问题的讨论》一文,再次让“海水稻”进入舆论视线。
凌启鸿认为,海水灌溉种稻事实上不存在,“海水稻”是名不符实的伪命题。“海水稻”的名称,过分夸大了耐盐育种的作用,忽视了引淡水灌溉的基础作用,会引起误导。
笔者并非水稻种植方面的专业人士,不敢妄下结论。但作为科普作者一枚,笔者觉得有必要顺着话题,探讨一下科研成果该如何避免给公众造成误导。
回到“海水稻”本身,这个称呼虽然形象,但却给人以强烈的认知定式,误以为是“直接利用海水进行灌溉”。但其实,耐盐碱水稻最基本的条件仍然是引淡水灌溉洗盐。
曾经有经典研究显示,媒体对科研成果的报道,会有效地增加科研成果被同行引用的次数。有专家学者对这种现象进行了抽象,并称之为“科学媒体化”,经过研究发现,这种现象近年来有所增加,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媒体会报道那些吸引眼球的科研成果,二是某些科研成果也会刻意地去迎合媒体的报道,这些科研成果会用很震撼的词语,比如interesting,amazing,exciting等等。
举个例子,超级细菌这个词首先就是由媒体先采用,然后学术界也采用了这种说法,但有专家认为“超级细菌”并不是个正确的翻译,并给科学传播带来了不小的影响。
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更应该强调科学上的严谨,这方面最明显的案例就是药物研究,特别是针对所谓某些绝症的研究结果。我们经常会看到某些报道说,哪些团队又在癌症等疾病方面取得了突破,甚至是治愈了某些疾病,而实际上如果认真查找原始出处的话,我们会发现,这项研究目前可能正处于临床实验阶段,而距离真正地投入使用还有很长的距离。
这样产生的结果就是,某些患者会因而有了不切实际的期望。这对科学研究来说无疑是不利的,还可能会助长某些人对科学研究的消极看法。
所以,科学的严谨,不仅体现在科研成果方面,也体现在科研成果的宣传普及上,否则就会给公众带来误解和困惑。盲目追求造新词、博眼球,最终不仅会损害科学研究的严肃性,也会加剧公众和科学研究之间的认知鸿沟。
□王大鹏(科普研究学者)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