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医说一
患者拿着处方到医院附近药店买药,购买的药品价格高,而且不能报销,无疑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医改功效的作用。
有人去医院看病,收到两张药方,一张在医院内拿药,可用医保;另一张要到外面的药店拿药,不能报销。有的医院甚至开不出药,直接要患者到药店买……近日,“外挂药店”现象给患者带来拿药不便、不能报销甚至药价昂贵的问题,引发媒体关注。
近年来,为了遏制药品过度使用、缓解患者看病贵的问题,国家通过引入“药品零加成”、控制药品占病人总费用的比例(药占比)以及国家医保政策保障基本医疗等举措,规定医院药房只允许有1500到2000种左右药品引进,多为医保范围内的基本药品。但是,看病需要的不同名称和规格的各种药品,加起来可能有十万余种,医院内部的药房无法满足所有病人的需求。由此,院外药店就成了替补队员。
外挂药房加重医患双方负担
“外挂药房”虽然使医院符合国家对于药占比以及医保保障基本医疗和药品零加成的要求,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对于患者或是医生都很不方便。
据报道,虽然不排除个别医生会介绍患者到熟悉的药店买药,其中可能会有利益输送,但这绝对不是主流。
如今,医院对于医生执业管理非常严格,不允许医生开大处方,也不允许医生与医药代表有不正当的往来,一旦发现医生违规就会严格处罚。涉事医生不仅会被扣钱,还有停业风险。在这种情况下,很少有医生去冒险。但是,大多数患者在医生解释后,仍会有很大的疑惑,认为这是医生为了敛财而推用政策解释。这极大加剧了医患纠纷的风险。
对患者来说,院外买药更是极大地加重了负担。一些患者对于看病得到处方后,再去其他地方买药的这种方式非常不满。而且,院外拿药无法报销,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此外,医院外买药没有医院筛选,很多患者在外边买药可能会买到价格虚高的药品甚至假药。
开展医疗体制改革的目的,原本是为了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减轻患者的负担。而像这样患者拿着处方到医院附近药店买药,购买的药品价格高,而且不能报销,无疑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医改功效的作用。换句话说,此举既刮走了患者利益,又刮伤了医改功效。
三医联动推进医疗改革
要解决“外挂药房”现象,首先要完善药占比考核机制。国家对药占比有硬性指标要求,但这个指标应当综合考虑不同科室的病患、疾病特点、医院的定位等,不能因噎废食。在通过药占比调节用药达到一定效果之后,就应当适当放开指标,由科室、医院等逐层上报审批,结合其自身特色来进行药占比的考核。
其次是三医联动推进医疗改革。医疗改革的终极目的,是为了让患者能够“多快好省”地看病治病,而不是增添他们看病的麻烦和成本。虽然药品零加成政策落地,但其实施起来还需要医疗、医药、医保,三医联动推进医疗改革。
就医药方面来说,需要保障药品供应,需要了解医疗一线的需求,避免缺货。从医疗角度入手,要明白控制医疗费用过快增长是手段,但不是目的。在医保这一方面,推动医保限额同时,引导临床合理治疗、用药。仅从医药入手取消药品加成是不够的,同时需要联动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医保支付手段。当下变相的“以药养医”尚未杜绝,只有“三医”联动,才能从各个环节杜绝“外挂药房”现象发生。
最后,要建立互联网零售药品平台。政府应引导企业建立互联网零售药品平台,平台由药店入驻,对药店资质进行核查。医院、医生将需要的药品推荐给平台,平台可视实际情况对拥有所需稀少药品的药店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该平台杜绝了基于地理位置近所可能导致的医生和药店勾结的现象,也防止了药店虚假报价,给了患者更多的信息和自主选择权。成功的平台可在医院推广,方便医生和患者。如果是处方药,则需要平台与电子病历挂钩。
综合来说,外挂药房有多方面的成因。在目前的政策下,它解决了一部分人“用药难”的问题,但也带来了成本不可控的问题。解决外挂药房的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深化医改,真正为患者谋福利。
□邓勇(北京中医药大学法律系副教授)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