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3:时事评论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03:时事评论
上一篇  下一篇

“酿造酱油”没酱油成分 我们还能愉快“打酱油”吗?

2018年10月16日 星期二 新京报
分享:
扫描二维码微信看“沸腾”

  近日,江苏省消保委发布酱油产品比较试验报告。120个酱油样品,涉及48个品牌,涵盖生抽、老抽、国产酱油、进口酱油、儿童酱油等各种类型。比较试验结果显示,有29个样品不符合国家相应标准,其中不乏知名酱油品牌;一些标称“酿造酱油”的,核心成分为零。而据媒体整理,过去近4年,全国及各地酱油的质量抽检结果,合格率为96%。

  相比起简单笼统的合格率数字,那些具体案例更令人忧虑:有的酱油号称“红烧老抽”,却“达不到我国酿造酱油的最低标准要求,甚至不能称为酱油”;再如,所谓的“儿童酱油”,相关指标却“与普通酱油没有太大差异”;而一些价格动辄上百元的进口酱油,其试验结果却显示关键指标“达不到我国酱油标准的最低要求”。

  “黑榜”中不乏一些知名品牌,依靠消费者的“火眼金睛”去分辨显然是不现实的。所以这担子还是落在了监管者身上,绝不能任由这些涉嫌虚假标注、以次充好等问题的不合格酱油招摇过市,还需不断强化对酱油产品生产经营者的全面监督。

  依据《食品安全法》:“生产经营……标签、说明书不符合本法规定的食品、食品添加剂……货值金额一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产停业,直至吊销许可证”。

  另一方面,也要不断提升健全完善有关酱油产品的质量标准,如对究竟何为“酱油”,进行更严格规范地界定,据悉,将于2019年12月实施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酱油》新标准已明确:只有采用传统酿造工艺生产才能叫作“酱油”,调配的“酱油”只能叫“复合调味料”。虽然新国标实施尚有时日,可既然什么是“酱油”已经很清楚,市场上那些滥竽充数的“打酱油”者,也该早日“现原形”。

  也只有监管不“打酱油”而是恪尽职守,民众才能愉快“打酱油”。

  □张贵峰(职员)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