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2:经济时评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02:经济时评
上一篇

化解A股“黑天鹅”风险,需要寻求治本之策

2018年10月17日 星期三 新京报
分享:

  一家之言

  从维持经营稳定的角度,如何化解上市公司本身的流动性压力和风险,显得更为重要。

  深圳国资数百亿资金“拆雷”股权质押的消息,让深圳本地股集体“暴动”,A股市场也一度上涨。眼下,地方国资接盘民营企业股权的步伐在不断加快。迄今为止,包括深圳在内,山东、福建、四川、河南等十余个省市的国资,均已下场接手民营上市公司股权、提供流动性支持。

  对此,投资者仿佛看到了A股走出低迷的曙光,感觉“春天”快来了。不过,地方国资接盘民营企业股权,真能接住股权质押和债务违约的两颗“雷”吗?毕竟,它们是A股市场上两只显而易见的“黑天鹅”。笔者认为,此举只能作为临时应急措施,要想真正化解,还需要寻求治本之策。

  截至10月12日,市场质押股数6361亿股占总股本接近10%,市场质押市值5万亿元。其中,大股东质押将近6000亿股占所持有股份的7%。9月以来,已有16家公司发布25份关于股权质押的风险公告。国内A股市场上市公司大股东签署股权转让协议共有近160起,截至9月27日,共有24家将部分股权转让国企。

  三季度,债券违约现象“卷土重来”。自7月份以来,债券违约呈高发态势,到9月26日,三季度单季已有22家企业的48只债券违约,涉及的债券余额约491亿元。

  可以说,地方国资接盘民营企业股权,对当前市场来说是必要的。没有一定的流动性支持,一些陷入债务危机的企业将成为僵尸企业,影响市场稳定。但是,地方国资并非“救世主”。从维持经营稳定的角度,如何化解上市公司本身的流动性压力和风险,显得更为重要。那么,到底应该如何从根本上拆掉股权质押和债务违约的“双雷”呢?

  治理过度股权质押,其治本之策是抓紧时间重新修订股权质押规则。重新修订股权质押规则的原因,一定要放在A股市场结构性调整和估值结构重塑的大背景下来认识。估值体系的重构,必然带来壳资源的消解和高估值题材股、垃圾股的下挫,因此,需要对股权质押隐患加以高度重视。特别是对高杠杆循环质押、高估值高PE股票质押、无主营忽悠式重组公司的质押等处理不当,将成为引发市场风险的黑天鹅。

  事实上,不少上市公司大股东股权质押面临爆仓,是因为起初没想到股价会跌如此之多,一路补仓导致。背后的原因就在于,大股东没有清醒地认识到A股估值结构重塑这一趋势。

  为防范股权质押隐患,首先应“去杠杆”,禁止高杠杆循环股权质押。其次要给高比例股权质押划定红线,将大股东和控股股东的股权质押、上市公司的整体股权质押设定在一定限度内,防止出现大股东近乎100%质押、上市公司股权几乎全部质押的赌博式、自杀式融资。此外,对轻资产高估值、无主营忽悠式重组的公司,设定特殊的质押率。另外还要防止大股东恶意股权质押来变相套现。

  化解民营企业债务违约,应找出债务违约的根源对症下药,出台有针对性的政策。事实证明,大部分出现问题的民企之间存在一些共性,那就是不务正业、疯狂跨界并购,意图依靠重组来做大业绩。这些企业过度依靠举债驱动规模增长,可是经营效率、现金流没有改善,一旦外部环境变化,借新还旧无法继续,债务问题必然爆发。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民营企业债务违约也是在为并购后遗症买单。前几年的“中国式并购”,主要表现为跟风式热门题材并购、高溢价收购、盲目跨界并购,多为谋取一级半市场与二级市场之间的估值差价,并非为企业战略和真正的产业链上下游整合。

  因此,治理债务违约潮应严格并购重组政策,对忽悠式重组、数十亿买微信公众号之类的高溢价并购等实行严格监管。鼓励督促上市公司行并购之正道,想方设法谋求企业战略升级与产业链的整合,而不是胡乱借债、增发最终导致债务危机。

  □朱邦凌(财经评论人)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