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2:社论·来信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02:社论·来信
上一篇  下一篇

来信

2018年10月30日 星期二 新京报
分享:

  做父母,别小看你的每一次“阻止”

  据媒体报道,近日有网友反映,三里屯某小区广场的雕塑明明写有禁止攀爬的警示牌,但还是吸引了不少儿童翻上翻下,更有家长在一旁拍照鼓励。工作人员见到也会及时制止,无奈许多家长带领孩子我行我素。

  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家长在孩子面前做的每一件事,说的每一句话,都可能给孩子带去或好或坏的影响。像这种明明写有禁止攀爬的雕塑,父母就需要及时制止孩子攀爬,否则沉默乃至于鼓励,都可能让孩子对警示语不以为然。长此以往,孩子也就会不在意遵守规则。

  一个孩子将来成为什么样的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父母的教导,取决于孩子在早期成长过程中受到何种家庭教育。父母的疏忽或者“怂恿”很可能就把孩子带上了“歪道”。□杨龙(市民)

  留住老建筑留住的还有乡愁

  据新华社报道,北京规模最大的棚改项目——石景山北辛安棚户区改造项目坚持保存记忆建筑的原真性和完整性,对有价值的建筑进行迁移保护,并赋予新功能让老建筑的“生命”持续。

  有着文化和历史内涵的老建筑,是一座城市凝固的记忆,也是宝贵的遗产。于这些老建筑,有没有文物的“身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认识其不可再生的价值。况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文物和文化的价值,或会愈益地体现出来。

  于居民而言,更在意老建筑是乡愁的载体,就如北辛安的书店、药店、俱乐部等都是当地的特色建筑,建筑里提供的服务也深深地融入了几代老百姓的生活。而石景山区政府旧址、工人俱乐部以及生产资料供销社,这几处建筑组团是一代代北辛安居民的“乡愁”,让他们割舍不下。因此,迁建老建筑并不能只靠承建方的“文化自觉”。还需纳入法治的轨道,于如今方兴未艾的城市建设大潮中,让更多优秀老建筑得以保留下来。□钱夙伟(市民)

  一年时间为何换了9个保姆?

  我们楼院72岁的王老太,一年时间竟换了9个保姆。为什么保姆在王老太家如同“走马灯”?原来,她遭遇了“保姆托”,找的这些保姆根本不靠谱,有的甚至连米饭都不会煮。

  当前,由于老人消费市场对保姆供不应求,部分小中介公司对没有任何经验的保姆只简单培训三五天,就以“有几年经验”的身份推荐给雇主,抬高工资后从中抽取一定中介费。王老太就是受害者之一。

  如今,有的家政中介太商业化,为了赚到中介费甚至厚颜无耻当起“保姆托”。我们应该汲取王老太被中介忽悠的惨痛经历,在选择保姆的时候一定要到正规、有资质的中介公司,不要贪图便宜,仓促签约。□陈永江(市民)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