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6:封面报道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06:封面报道
上一篇

张家明:城市治理更要市民参与

2019年01月16日 星期三 新京报
分享:

  把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社会共建机制建立起来,形成一个社会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态势。——张家明

  昨日下午,市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举行专题座谈会,主题是“贯彻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提高城市精治共治法治”。副市长张家明参与了专题座谈会的讨论。

  张家明指出,在城市治理中,一方面要依靠政府部门的严格执法来推进工作,另一方面要充分考虑、广泛发动市民和社会组织积极参与进来,营造一个全社会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态势。

  更好发挥市民和社会组织作用

  市政协委员、房山区副区长廖春迎根据自身工作经历对推动城市管理向精治共治法治迈进作了提问。“背街小巷中仍存在很多问题,部门联合执法基本上是按行政方法来落实领导意图,缺乏对统一执法标准的研究和制定,执法操作规范不明确、不清晰等。”

  “能不能赋予共治的志愿者们来参与执法过程的机会,细化行政处罚的证据清单,加强对参与共治的志愿者们的培训?这样相对来讲降低执法部门的执法成本。”廖春迎建议。

  张家明表示,北京“大城市病”有深层次原因,从管理角度来说,过去我们更多强调的是政府的管理与执法,进入社会治理阶段,则要更多地考虑如何更好地发挥市民和社会组织的作用。

  张家明说,“我们不能仅仅靠政府严格执法来推进工作,而是要充分考虑社会公众和自治组织参与进来,把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社会共建机制建立起来,形成一个社会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态势。”

  “这些年在街巷整治过程中,各个区广泛发动和引导志愿者组织参与城市管理,成为城市治理当中不可或缺的力量,而且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全市城市治理工作要在严格执法、强力拆违的同时,致力于建立长效治理机制。”

  地下空间利用,老百姓安全第一

  市政协委员、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郑实对住宅地下腾退空间利用发言。“地下空间先天条件不足,采光通风差,潮湿、层高低,疏散排烟灭火扑救困难,这些空间如何利用有很多的难点和限制。”

  “这是一个老话题。”张家明说,地下空间利用首都有1.3亿平米,其中普通地下室占了8000万,剩下的都是民防地下室。因为原始设计当中很多地下空间并没有考虑使用用途,寸土寸金后,产权人总想用起来,很多用于地下出租旅馆、便民店。

  “但生命至上,不符合安全要求的地下空间是不能轻易使用的。如何改成符合安全使用的?需要规划师、建筑师们共同努力。过去积累下来的地下空间确实需要我们进一步考虑如何加以利用,但是不管什么情况,老百姓的安全是第一位的。”

  市民投诉要在第一时间响应

  在座谈会上,张家明还为委员们介绍了全市城市治理的一些思路。“最近市委、市政府决定,12345的每年400万件接访量都要转到街乡,同时也要转到区里。凡是居民和社会各界对于出行当中、生活当中发现的问题都有权举报,举报了以后政府第一时间要加以解决。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这一要求要体现在12345的诉求处理当中。”

  不光要第一时间处理,而且要将居民诉求直接反馈到街道乡镇解决。诉求到了街乡后怎么办?张家明称,职能部门会通过督促、检查加以回应和解决。“城管执法部门正研究制订方案,确保12345接到居民投诉以后能够在第一时间、第一现场得到响应。”

  新京报记者 何强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