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4:专栏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04:专栏
上一篇

“国省事”:用聚合式数字政务为国民省事

2019年06月06日 星期四 新京报
分享:

  城市与人

  “国省事”小程序这种聚合式、移动化的入口接入,为数字政务服务真正实现便民目的,提供了现实可行的路径。

  如何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6月5日,一款政务服务微信小程序刚一上线,即引发了热烈关注。这款小程序名为“中国政务服务平台”,但网友显然更偏爱它通俗易懂、易记易传的小名——“国省事”。

  “国省事”是目前国内推出的第一个全国性政务服务小程序。据悉,刚上线的“国省事”已经接入了456个国务院部门、32个地方政府的142万项政务服务指南,可以让用户享受查询、缴费、申领证件等200多项政务服务。

  很显然,对于长期遭受哪怕办一点小事也得跑断腿的民众来说,“国省事”的确是一个办事利器。小而言之,这方便了办事,可解人们奔波之苦;大处而言,这对数字政务建设的路径和方向极具启发。

  借助互联网、大数据的飞速发展,政务服务的数字化建设近几年来确实取得了巨大进步,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已不是什么可望不可即的憧憬。

  但是,在肯定数字政务服务取得显著进步的同时也必须看到,现实中依然存在绝不少见的群众多跑路现象。

  就在前几天,石家庄一市民为了给在国外工作的儿子办一张无犯罪证明,跑了居委会3趟、派出所3趟、街道办事处1趟,接打市长热线电话11通,在小区微信群内吐槽多次,最终拖了50天,往返两万多公里,石家庄市民苏晗(化名)才为在国外工作的儿子开出了一张无犯罪证明。当他终于办成且获悉“不必本人到场,可以委托办理”时,其子已在回国的飞机上了。

  那位石家庄市民的办事遭遇,目前数字政务服务真的解决不了?假如技术上不存在多大障碍,那么障碍究竟出在了哪里?

  各地对于数字政务服务建设热情高涨,总体而言是一个好现象,可也应注意,有时热情过了头反而会给群众造成麻烦。比较突出的现象是,在有些地方,几乎每一个琐细的政务服务项目都要搞一个APP。

  你当然不好说人家这不是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可APP多了,真要办事的时候也未必少跑腿。一方面,这些职能部门开发的APP技术水平参差不齐,虽都挺数字化,却未必都好用。另一方面,这些APP的用户真实渗透率令人生疑。智能手机容量就那么大,难道办一个事就要装一个APP?

  良好的愿望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必须要适合现实需求,否则,难免成为“花架子”。就此而言,“国省事”小程序这种聚合式、移动化的入口接入,为数字政务服务真正实现便民目的,提供了现实可行的路径。

  虽然“国省事”刚刚上线,还没有相关数据可资对比,但从此前地方的聚合类政务服务类产品“粤省事”上,可以略窥其一斑。

  “粤省事”于2018年5月21日上线,是广东省“数字政府”改革建设的重要成果体现。到当年年底,上线公安民生服务事项达228项。据广东有关部门测算,这228项服务上线后,每年可为群众节约办事时间9451万小时,节省交通费用超过9.4亿元,节省打印复印材料费用1.1亿元。

  这仅是广东一地的不完全数据,但由此完全可以想象,“国省事”将会产生多大价值。

  □徐冰(新京报智慧城市研究院研究员)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