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4:专栏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04:专栏
上一篇

从DNA相亲到AI配对,恋爱走向“技术主义”?

2019年12月17日 星期二 新京报
分享:

  科普之家

  科技给了我们更多参考因素和信息指标,但美满的家庭不是冷冰冰的数据结合体,一见倾心和亲密互动,难以用数据量化、比较。

  单身青年的福利来了,未来人工智能或许会帮你自动“配对”。

  美国哈佛大学遗传学家邱奇近日宣布正在创建一个项目,让人们利用基因相互匹配来确定是否值得成为伴侣。与此同时,日本研究人员也研发出AI配对,而且受到结婚率全国倒数第一的秋田县政府的青睐,希望在2020年1月起在“秋田结婚支援中心”提供利用AI的配对服务。

  AI配对,基于数据分析的“门当户对”

  现代社会年轻人的不婚不育似乎成为趋势,让不少父母和长辈操碎了心。眼下,最焦虑的恐怕是日本了,从2016年到2019年连续4年出生率下降,2019年日本新生儿人数不足90万,是120年来新低。中国结婚率同样连续几年下降,2018年只有7.2‰。

  因此,“催婚”早就不单是父母的责任,而是全社会的问题。DNA相亲和AI配对也应运而生,都是利用科技的力量来帮助年轻人恋爱、结婚和生儿育女,希冀达到很现实的目的——维持人的繁衍和社会的繁荣。

  生存繁衍本是人类的天性,只不过,在婚嫁观念与配对上,出现了很多结构性变化。而随着技术发展,很多人越来越相信,科学可以在相亲、结婚上产生高效率,更容易找到匹配对象,并有助于提高后代的人口质量。

  DNA相亲出现已有时日,起初的原理是根据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HLA,也称人类白细胞表面抗原)来匹配。如果这种抗原差异性大,两性之间吸引力就强,反之则弱。

  如今,邱奇等人研发的DNA配对则致力于相亲者的遗传病筛查,通过对基因组上目前可能检测出的数百种疾病的致病基因的识别,向客户提供潜在的最适配的相亲对象,在结婚后可以生下比较优质的后代,避免唐氏综合征、地中海贫血等。

  AI相亲可提供的帮助,主要在于信息的交互。相关软件可以通过事先设计的涉及价值观及性格的调查,挑选有相似观念的人匹配交往。而且还会调查一些双方交往时不便提出的问题,如涉及金钱观之类的,也有助于避免相亲者尴尬。

  AI领进门,恋爱靠个人

  应当承认,在DNA相亲或AI配对的帮助下,可能会让更多年轻人容易与异性初次接触,一定程度上弥补他们社交能力不足、信息缺失等问题,但技术的帮助作用再大,也只能局限于师傅领进门,而后面的修行还要全靠个人。

  在涉及个人情感、两性相处的和谐上,如果不亲力亲为,经过长时间线下了解和交往,很难通过“技术指定”来促成美满的婚姻。

  例如,对于是否喜欢孩子,只有在现实生活中接触对方,看对方见到孩子时是什么样的态度,才会知道其是否喜欢孩子以及在婚后是否愿意生育和养育孩子。否则就有可能掩饰真正的三观,给婚后的生活造成麻烦。

  另一方面,即便是根据科学研究结果设计的APP,如根据基因的相似性来选择伴侣,也只是一种理论估计,并且只是次要因素。“基因相吸”对选择异性的权重,无论如何比不上相貌、性格、兴趣爱好、三观等社会性的婚恋要素。

  至于根据基因进行遗传病筛查,目前来看,只能算是一个初步筛选,真正到了生育孩子时,也得进行各种产前检查,才能确认胚胎是否健康。因为人类的疾病太多,且精子与卵子结合时的基因配对也是随机的,同样会出现错位、跳跃等,尤其是因为环境因素和理化因素的影响可能导致基因突变。

  应该说,如今科技给了我们更多的参考因素和信息指标,有助于我们更高效地寻找匹配对象,但真正交往、恋爱、结婚、生子,仍需要情感上的“一见倾心”以及真心实意的付出。有一点可以肯定:美满的家庭不是冷冰冰的数据结合体,而是建立在亲密互动和相互体谅之上的。

  □张田勘(科普作者)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