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4:封面报道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04:封面报道
上一篇  下一篇

魏小东 北京人才数量多质量好

2020年01月12日 星期日 新京报
分享:
北京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魏小东

  昨日上午,在政协北京市十三届三次会议上,民革、致公党、九三学社、经济、宗教、特邀界别举行联组会,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魏小东来到会议现场,与委员们交流互动。

  联组会上,近20位委员直奔主题,围绕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委员履职等问题先后发言,提出各自建议。

  人才队伍建设成了委员热议的话题。来自民革界别的委员张兆旗着重关注的是“文化人才”。他说,我国要打造大运河、长城国家文化公园,都和北京息息相关。但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对北京是新的课题,仍在摸索中,需要有管理和运营国家文化公园的专业人才。

  “挖掘好北京段的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文化内涵、拓展其历史遗迹,以及未来文化市场的培育,我觉得这些都需要文化人才,高端人才。”他建议提前谋划和储备人才,在文化人才的引进、培养、锻炼、机制方面出台相应的政策,更好推动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的建设。

  来自致公党界别的委员董晓莉认为,北京应该紧扣发展新定位,选拔北京急需的金融、科技等人才,加强中央单位和北京市干部交流使用的力度。她还建议,相关部门练就绣花本领,制定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为留住人,用好人提供制度保障。

  多位委员提出了关于人才方面的建议。董晓莉以她在挂职青岛时引入优秀人才作对比,认为北京在人才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人才新政的重点在于如何用人,突破的痛点在于敢于拓展选人范围,并且善于将人才用在重点岗位,才能使人才活水涵养北京,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

  听完多位委员有关人才方面的建议,魏小东表示,人才是北京最大的优势之一。北京人才数量多,质量好,院士数量约占全国一半。为了加快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北京市人才工作不仅有顶层设计,也在陆续出台微观政策,人才政策含金量较高。北京和中央单位、部属高校为人才建立了很多创新平台,在许多领域已走在世界前列。

  北京的人才既为北京服务,也为全国服务,我们不打人才战。北京的人才只要在国内流动,这就是北京的贡献,是科技创新中心对全国的辐射。——魏小东

  新京报记者 张璐 罗晓静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