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关注五中全会系列
提高中低收入人群收入,是保障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也是国家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需要。
“十四五”规划建议稿已于11月3日发布。“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因此,“十四五”规划受到国内国际各界的瞩目。尤其是,在规划中提出了2035年远景目标建设,意味着这不仅关乎下一个五年的经济发展,还关乎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如何迈进。
规划和远景建议稿纳含了国家发展各方各面,从国际形势的战略定位到民生福祉的具体重点,均提出明晰思路,为远景目标指明了方向。其中,第十二部分“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高社会建设水平”主要聚焦于民生建设,首要的第四十二条则提出“提高人民收入水平”,“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尤其强调需着力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而这也将为提振内需夯实最宽厚的基础。
扩大内需市场,中低收入人群增长空间大
从民生福祉上来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引领国家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低收入人群如何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至关重要。
2010年,中国经济总量升至世界第二位,2019年人均GDP70892元人民币,按照当时汇率折算,正式成为“1万美元俱乐部成员国”,但仍未达到世界平均水平。而且,与大多数国家相比,中国居民收入占比偏低,政府收入和企业收入占比偏高。
过去20年中,低收入群体虽不断减少,脱贫减贫目标完成较好,但相对贫困和低收入人群仍是社会和经济要特别关注的,而高速发展带来普遍收入提升,也带来了收入差距加大等新问题,亦是未来建设现代化国家所需着力解决的。
从经济和消费上看,中国近40年的高速经济发展带来了市场内需的不断扩大。但初期的“劳动力红利”“成本红利”和“出口带动红利”,基本上已完成其历史阶段性使命,其带动作用仍在,但增长空间已不大,所带来的边际效应已极小。有些要素如劳动力等,因人口政策等原因甚至将出现重大结构性逆转。
经济发展急需更多新要素补充和升级。加之近年来全球形势骤变,保守主义、单边主义兴起,世界贸易和投资都受到阻碍而下降。在此形势下,提振内需显得更为重要和关键。
而在内需市场中,中高收入人群的消费潜力不小,但增长空间或有限,广大的中低收入人群则有着更大的增长空间。过去20年,中低收入人群的消费率基本保持不变,因此,提高收入对提振其消费意义重大,且有明显实际作用——这几年,电商平台纷纷下沉,着力挖掘“五环外”的消费能量,这同样需要增加“塔基人群”的收入作支撑。
提高收入水平,是经济发展新阶段的需要
在全球政经形势都极不稳定的态势下,2020年一场新冠疫情又“雪上加霜”,给全球需求和供给都予以重大打击。中国虽因防控疫情得力,复工复产稳定有序,消费需求也在恢复的路上,但面对如此纷繁芜杂、云谲波诡的外部环境和历史时刻,调整整体战略定位亦刻不容缓。
在此背景下,中央提出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充分发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如何实现“两个循环”?提振内需是关键。而要提振内需,实现社会、经济的融合融通,提高中低收入群体收入就是夯实基础之举。
规划与远景也提出了更具体的解决方向。一是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制度,探索通过土地、资本等要素使用权、收益权增加中低收入群体要素收入。二是完善再分配机制,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和精准性,合理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三是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事业,改善收入和财富分配格局。
这其中,以要素变现作为中低收入人群增收的重要切入点,注重税收、社保调节的作用,都契合现实之需,也勾画出未来的政策导图。
作为有着14亿人口的大国,人口众多带来巨大市场潜力的同时,也带来了比其他国家地区更多的发展难题。无论如何,我国的发展必须最终立足国内,用收入作为支点,着力培养超大规模的内需市场。促进供需大循环要扩大内需,实施扩大内需战略要挖掘潜在消费需求,避免经济增长进入“低水平均衡陷阱”。
以此而言,盘活要素“存量”和市场需求“存量”,让中低收入人群有更多收入、更强意愿、更广泛的选择进行消费提升和升级,既是保障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也是国家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的需要。
□万喆(知名经济学者)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