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2:社论·来信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02:社论·来信
下一篇

多地新增本土病例,公众仍需紧绷防疫神经

2020年11月23日 星期一 新京报
分享:

  ■ 社论

  

  疫情防控的成功,从来离不开个人的积极配合。只有个体自觉了,防疫大堤才能筑牢,进而为公众提供坚固的健康屏障。

  近日,天津、上海和内蒙古接连报告本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及无症状感染者,疫情形势出现新变化。据统计,11月20日-22日3天内3地新增多例本土确诊病例,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现存1个高风险地区,8个中风险地区。

  连续几日多地出现新增本土病例,疫情形势引发公众关切。目前,天津滨海新区、内蒙古满洲里正在展开全员核酸检测,上海也在展开全面排查,面对新增疫情,各地迅速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控措施,展示了应对突发疫情的行动力。而这些疫情的出现也提醒公众,情况可能有了“新变化”,有必要继续提高防范意识,警惕病毒传播。

  根据专家说法,这一波疫情,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全球疫情仍在蔓延,输入性风险还在增加;二是现在已经进入冬季,传染病进入高发期,给疫情防控带来新的不确定性因素。两相叠加之下,疫情可能会出现新的反弹。

  在此情势下,各地加码疫情防控措施,自是题中应有之义。比如防疫部门要加大疫情防控与筛查力度,尤其是随着近期进口冷链频繁检出阳性,更要做到人和物同防,既要把境外输入病例的口子堵住,同时也要把经过物流环节的防控措施落实好。而作为疫情群防群控机制的重要一环,公众更不能“掉链子”。

  从年初到现在,疫情已持续快一年时间,长时间的疫情防控节奏下,一些人难免出现倦怠,从而放松了警惕。与此同时,经过众志成城的努力,上半年本土疫情基本阻断,半年来国人生产生活秩序已基本恢复,客观来讲,这也使得公众在常态化防疫中变得更加从容淡定。

  但从容淡定不是麻木懈怠。从近期多地零散式新发本土病例来看,随着季节因素与国外疫情形势的变化,国内疫情也可能面临新的变数。而且,据专家判断,新冠病毒对于个体而言,毒力在减弱,对群体来说,毒力却在增强。基于此,公众的防疫心态,显然也需因应形势有所调整。

  张文宏医生近日就建议,眼下普通民众应该时刻注意三点:洗手、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11月22日,北京针对疫情防控工作也强调,本市进入秋冬呼吸道疾病高发期,市民不能麻痹大意,要长期保持个人健康卫生习惯,要坚持科学佩戴口罩,随身携带口罩,还应继续保持社交安全距离,到人多地区应保持一米安全社交距离。综合来看,公众做好个人防护,严格遵守社交距离,是应对冬季疫情防控的基本要求。

  要格外提醒的是,这波疫情中还出现了聚集性病例,这也向公众发出警告:如非必要,尽量少往密闭公共场所聚集,即便有些活动不可避免,也应做好防护,缩短聚集时间,最大限度避免病毒传播。

  另外,从这次天津跟上海的新发本土病例来看,那些与冷链物流以及国际运输有密切接触的岗位,更应提高防范意识。比如,天津这次疫情就基本都与进口冷链食品相关,相关病例中就有冷链搬运工;而上海新增的某一病例,就是浦东机场国际转运中心货运站安检员。在境外疫情输入压力加大的情况下,这些岗位的工作人员应更多一分警惕,防止病毒在他们身上“趁虚而入”。

  疫情防控的成功,从来离不开个人的积极配合。只有个体自觉了,防疫大堤才能筑牢;而反过来,其又为公众提供坚固的健康屏障。面对多地新发疫情,个人提高防范意识,杜绝麻痹大意,值得一再申述。

  当然,常态化疫情防控中,个别地方出现散发病例也在预期之内,公众对此不必过于恐慌。目前新发本土疫情的城市正在积极应对,“发现一起及时控制一起”,也相信疫情是在可控范围内。而每个普通公众,严格遵循防疫要求,避免让自己成为疫情防控的“薄弱环节”,就是对防疫最大的贡献。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