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论
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是首都面向未来的新起点,这一过程也将进一步驱动首都高质量发展。
11月28日至29日,中国共产党北京市第十二届委员会第十五次全体会议召开。会议提出了“十四五”时期北京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其中提到以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为新引擎。全会强调,要更加突出创新发展,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建好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支持新型研发机构发展,形成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北京作为首都,其4个核心功能是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此次全会明确提出以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为新引擎,这升级了首都“科技创新中心”的定位和重要性,对提高北京创新能力的国际影响力、促进首都高质量发展,无疑有着重要意义。
科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核心动力。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可见,科技创新的价值是全局性的,对一个国家是如此,对一座城市来说同样也不例外。
而发挥科技创新优势,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北京有显著优势。
首先北京创新资源密集,为科技创新提供了丰沃土壤。北京拥有密集的高校群和科研院所以及大量的高科技企业。这一资源优势,不但在国内遥遥领先,在全球城市中也毫不逊色。这些都是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资源,将其进行有效的聚合、利用,形成聚变反应,可以释放巨大的科技创新能量。
其次,科技创新成果富集,辐射作用十分突出,这也是北京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底气所在。近年来,北京充分发挥人才和科技资源高度集聚的优势,科技创新实力大幅度提升。第五次国家技术预测的结果显示,在中国领跑世界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中,有一半以上来自北京。
科技创新带来的成果是实实在在的。2020年前三季度,北京经济增长由负转正。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5.3%,增速比上半年提高2.1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由上半年下降1.1%转为增长4.7%,实现转正,科技创新已成为北京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和重要助推器。
十四五规划中提到“以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为新引擎”,这是一个新起点,意味着北京建设科技创新中心的愿景将更为宏大,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也将驱动首都进一步提升发展的质量与实力。
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有两点不可忽视。一方面,在畅通“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下,要始终坚持开放合作的姿态,积极拥抱国际科技交流,在开放包容、互惠共享的国际科技对话中,提升北京科技创新在全球的辐射力与影响力。
另一方面,建成世界级的国际科技中心,需要在全球顶级技术上有所突破与作为。对此,要集中力量攻克解决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这其中,需充分利用科技赋能,加紧对5G、高端制造、大数据平台等新型基础设施的布局,以占领全球科技创新的高位。
打造全球科技创新的过程中,必然涉及产业的优化与升级,譬如量子信息、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产业将得到快速提升,而这将为服务业注入新活力,进而加速首都高质量发展——这正是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引擎意义所在。
此次全会在描绘首都“十四五”发展蓝图时,再次明确提出推动建设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在此过程中,发挥北京的科技创新优势,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无疑将十分关键。某种程度上,将北京建设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就是抓住了建设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的棋眼,意义非凡。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