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论
在极不平凡的2020年,中国GDP首破百万亿元大关,验证了中国经济的韧性,也验证了面对危机时社会治理的效率。
2月2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公报显示,我国经济总量首次突破百万亿元大关,全年GDP达101.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2.3%,人均GDP也连续两年超过1万美元。
GDP突破百万亿元大关意味着什么,横向比较看得更清楚。据美国商务部公布的最新数据,2020年美国全年GDP约20.9万亿美元,按可比价格计算,中国GDP已达到美国的70%以上;据欧盟委员会的数据,2020年欧盟27国除英国之外的经济总量约15万亿美元,按可比价格计算,中国GDP已接近欧盟经济总量之和。
中国经济“蛋糕”越做越大,不是新鲜事。但2020年中国经济的增长却具有独特性。受新冠疫情和单边主义等风险因素影响,2020年一季度中国经济罕见地大幅下降。从二季度开始,才由负转正并逐季加速度,成为2020年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按年平均汇率折算,2020年我国GDP占世界经济的比重预计超过17%。
在极不平凡的2020年,中国经济仍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来之不易,成之惟艰,值得肯定,但同时也应对此保持足够的清醒。
比如,尽管人均GDP已连续站稳到1万美元以上,但仍略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与我们经济总量接近或已超过的主要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居民收入差距依然较大,教育、医疗卫生等民生领域投资仍有不足,一些关键性、战略性产业仍有短板,面临“卡脖子”风险……
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最宝贵的经验之一,就是发展中的问题要靠发展解决。中国经济要更上层楼,民生福祉要更有保障,还是要靠发展。
要持续发展,着眼点很多。但最关键的是挖掘中国超大市场的规模优势,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处在半途的时间窗口转型升级空间和发展不平衡的落差空间,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过程中,培育出新的竞争优势。而GDP首破百万亿元大关,无疑为此提供了良好契机。
事实上,“十四五”规划的核心要点,也已对此分解得很清晰。科技自立自强、产业升级、扩大内需、优先发展农业农村、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和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等,对应的就是新竞争优势的培育点。而从去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到今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从《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行动方案》到新的“一号文件”和中央深改委第十八次会议,一系列围绕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部署已经展开。
需要指出的是,新发展格局的“新”,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不再单纯追求经济总量。而“十四五”规划也已淡化了经济增长目标。解决阻碍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体制性机制性问题,补齐民生发展短板,让每一个人都不掉队,都能享受到经济发展的成果,才是最重要的目标。
为此,2020年中国GDP突破百万亿元大关,不仅为2021“十四五”开局之年的更大发展奠定了基础,更是作为中国经济发展史的一个记录,验证了中国经济的韧性,也验证了面对危机时,中国社会治理的效率。这个记录,表明我们有能力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和不稳定,把握经济发展的自主性和节奏,也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起点上,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底气和信心。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